第473章 张一鸣:我姓亚历山大!(第三更!)(1 / 5)

加入书签

    眼见库克话语软下来,林易脸上立马绽放出笑容,右手抬起:“那说说你的条件!”

    这句话,也让库克知道,面前这个家伙真的是一心一意在搞钱,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这家伙会立马抛弃自己的立场。

    这样的人很麻烦,那也很不麻烦。

    他身体前倾,平静地吐出一句话:

    “仅限于你们自己,或者你们持股占大头的公司,持股比例必须高于50%,否则,都必须按照普通收费软件来计算。”

    “你同意,那我们今天的合作就算达成!”

    “你不同意!”

    “我直接走,你敢把那些东西放给欧盟,我拼了这条命,也要和你同归于尽。”

    将这句话说完,库克前倾的身体后仰,整个人靠在沙发上,双手很自然地搭到沙发两侧扶手上,右手食指,轻轻敲着沙发扶手,一副等林易破局的模样。

    他敢这么说,当然是有底气。

    搞软件和搞硬件一样,未来都具有不确定性,但搞软件未来的不确定性,比搞硬件未来的不确定性更大。

    因为硬件的成本是固定的,人工费也是固定的,能组装到一起,就说明没有问题。

    组装不到一起,那就是人工和零件有问题,可以逐个排查。

    最后东西组装到一起,质量检测合格,造型不丑,就能拿出去卖掉,哪怕卖不掉,也可以打折销售,收回一定成本的。

    而软件……

    是根据需求来的。

    有无数的软件公司都在搞项目,这些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项目,也许一个月前,在对应的方向有很多项目需求。

    可是一个月后,有公司抢先一步,发布了同样的项目。

    那后来者,就可以考虑洗干净脖子,然后等死了。

    当然,抢先发布的项目也有可能会出现问题,也需要投入人工,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

    而且有些代码很奇怪,单独没有问题,凑到一起就有问题。

    所以,一般人搞项目,都是先拉几个人一起敲代码,敲到后面,有成果了,那就成立公司。

    成立公司之后,开始搞钱搞运营,运营不下去,死。

    而一般的公司搞项目,也是先拉几个人,划一个部门出来,敲代码,敲到后面,有成果,那就开搞。

    项目运营不下去,也是死。

    然后装作无事发生,继续换下一个项目,一搞一个不吱声。

    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小米重工是一个重科研技术研发,在基础材料学,通信方面独树一帜的公司。

    他们的技术能力很强,外界有很多人都猜测,这个公司,其实就是华夏官方放的一个手套。

    明面上的人是这个林易,暗地里,还有更高层的决策团队。

    这样的公司,如果放在自然领域的重点项目上,他们的行动能力会很强,能够很快出成果。

    但如果开发软件,开发游戏,那可就太有乐子了。

    仅仅是想象一下这个公司背后的决策层,坐在会议室,穿着正装,拿着那些调查报告,拿着那些袒胸露乳的游戏概念图,一本正经的讨论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