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沪市地产(1 / 2)

加入书签

每一个合格的渣男,都是一名优秀的时间管理大师,同时还是六个腰子的荒古圣体。

趁着马帼英用懒觉来回血的时候,李世铭安排好早餐便早早出门了。

他先是和黄韧汛夫妇一起在酒店吃了早餐,然后便按他们的意愿,只给他们安排了一台车,一名司机。

这个时期的港岛虽然治安情况堪忧,但黄韧汛夫妇充其量也只是普通人,又是一副外国游客的打扮。

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与他们挥手告别,李世铭回到叶氏大宅。

今天是公众假期,一家人都在,连父亲都难得有空在家。

有心和父亲聊聊他的研究进度,又不想破坏良好的假日气氛,李世铭还是选择带着三个小家伙,一手一脚做水火箭。

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要从娃娃抓起。

世月和世星已经六岁,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老表叶宇也已经快五岁了。

一个一个都是小机灵鬼。

李世铭一边动手,一边尽量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讲解原理。

虽然他们听得一知半解,迷迷糊糊。

但自己有份参与的水火箭冲上天的那一刻,小小的心灵还是收获了大大的成就感。

十一点半的时候,李世铭和长辈们打了声招呼,和三个小家伙承诺下次给他们表演黑色水变透明水养金鱼的魔术之后,他便开溜去了不到一公里远的郑家大宅。

虽然平常和吴氏父子也因为工作的关系偶尔会电话联系,但事关牛奶国际喝郑氏珠宝的发展战略,还是当面聊要好一些。

更何况算起来吴联熊也算是他老丈人,隔段时间拜会一下也是应该的。

和郑氏一家吃过午餐之后,照例来到吴联熊的茶室品茶。

与往常只有吴氏父子和李世铭三人不同的是,这次在李世铭的授意下,吴诗雅把她的姐姐姐夫也一起请了过来。

吴诗雅的姐夫张承宪主动承担起泡茶的任务。

“伯父,郑氏内地的业务开展进度怎么样?还顺利吧?”李世铭谢过茶后,开门见山问道。

“厂房和铺面已经选好了,人员也筹备得差不多了,就等政策落地。”吴联熊呷了一口茶回答道。

“嗯,我前几天去了趟燕京,顺道打听了一下,政策落地具体时间不出意外会在4月份。”李世铭道。

吴联熊点了点头,眼中迸射出兴奋的光芒,他乐呵呵道:“这个消息和我的渠道传回来的消息一致,看来是八九不离十了!”

李世铭心中暗笑,老吴啊,你费劲巴拉也不知道是几手消息,本少随口一问的消息就可以绝对保真。

他没有嘲笑的意思,而是提醒道:“正式开业之前,可以花少少钱在7点的新闻节目开始前投点广告,事半功倍!”

“呵呵,这个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吴联熊笑道。

“不知道伯父对内地的地产市场有什么看法?”李世铭问道。

吴联熊皱眉,略一思索道:“这一块政策还不太了解,还没有具体目标。”

李世铭道:“房改政策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在全国全面推行了,只是大多数人还在持观望的态度。

我个人认为,在大城市高速发展的初期,勇敢地参与到建设中,获得的回报往往非常丰厚。

而且,账很容易算。

在沪市的东浦新区,商业用地的价格大约是500人仔,相当于每平方尺港纸50元。

而在港岛本地,中环核心区目前的地价有没有超过每尺元港纸?

200倍的差价,是个什么概念?

再说建设成本,除了需要进口的材料之外,沪市的其他材料几乎只有港岛的1\/3,人工成本只有港岛的1\/20。

综合下来,东浦这种新区打造一个cbd商圈的成本只有港岛的1\/30不到,就算是西蒲这种成熟老区,综合成本也不会超过1\/15。”

李世铭的长篇大论,听得吴联熊只皱眉头,看得出来他在努力消化。

还是年轻人反应快,一直认真听着的张承宪提出疑问道:“铭少,光对比成本,我觉得你说的没错,但同时也要考虑市场前景和租售价格吧?”

李世铭点头道:“姐夫说得没错,目前无论是销售利润,或者是出租利润,内地城市都无法和港岛相提并论。

而且打造商圈,几乎需要从零做起。

但我想说的是,港岛地价并不稳定,虽然从长远看还是呈上涨趋势,但是成本不好控制。

但反观内地大城市,我几乎可以肯定,地价和地产价格,在未来二十年内,都将是稳步上升,区别在于上升速度快慢的问题。

50亿,在中环只够盖一栋普通大楼,而在沪市东浦新区,足以打造一个城市核心商业建筑群,或者一栋超高层的地标性建筑。

我现在说沪市高速发展20年,地产价格能达到港岛的1\/3,应该不算夸大吧?

算上通胀等其他因素。

这五十亿在两地花出去得到的回报将是200亿和5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