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武林大会(1 / 2)
我与玄素道长、赵举及各派掌门一同在观礼台落座。
此地视野极佳,能将擂台上的一招一式尽收眼底。
咚!咚咚!
一通鼓响,宣告比武正式开启。
首先打头阵的,正是迫不及待的唐九妹。
她的对手是峡江帮的一名使分水刺的壮硕青年。
唐九妹刚一登场,台下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与口哨声,声势惊人!
“唐九姑娘!看这边!”
“九妹!给那峡江帮的小子一点颜色瞧瞧!”
“那个使叉子的,赶紧自己跳下去,省得唐姑娘动手!”
人群起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那峡江帮的青年何曾见过这等阵仗,被台下众人说得面红耳赤,有些不知所措。
我看到这架势,心中不由失笑。
原来这丫头在蜀州年轻一辈的江湖人中,竟有如此之高的人气。
那青年刚抱拳行礼,道了声“请”,唐九妹的身影已如一道青色疾风掠出!
她根本未用任何暗器。
仅凭一套迅捷贴身短打手法,避开对方直刺的同时,纤指如电,精准地切在对方手腕脉门上。
那青年分水刺当即脱手,“当啷”落地。
整个过程,不过一个照面。
台下静了一瞬,旋即爆发出喝彩声。
“唐姑娘,好样的!”
“真不愧是唐家出来的,巾帼不让须眉!”
“九姑娘!还缺不缺倒插门的女婿啊?你看我咋样?哎哎,哪个偷袭老子!”
唐九妹听着台下的混闹,嘴角微扬,又示警似的对我攥了攥拳头。
这才带着几分小得意,跃下擂台!
我微微挑眉,这丫头脾气虽躁,但手上功夫确实得了唐门真传,比我想象的还要利落几分。
我与身旁的玄素道长、清虚真人等一边观战,一边随口点评。
这第一轮三十二场比武,实力相差颇为悬殊。
大多如唐九妹这场一般,三五个回合内便迅速解决战斗,罕有僵持。
精彩不足,但效率极高。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三十二强便已全部决出。
稍事休息后,鼓声再响,第二轮开始。
能进入三十二强的已无真正弱者,比武顿时好看许多。
擂台上剑来刀往,拳掌交锋,已是有来有回,引得台下叫好声阵阵。
观战至此,我与众人心中已基本有数。
那唐九妹自是佼佼者,青城派一位号“清松”的年轻道人,剑法绵密沉稳,内力已有火候;
蜀山剑派一名叫做凌芸的女弟子,剑招凌厉非常;
龙门镖局总镖头雷万钧的亲传弟子罗刚,一手霹雳刀法刚猛无俦。
此外,还有一位使判官笔的散修郭雁,引起了我的注意。
此人一身灰布短褂,貌不惊人,但身形滑溜如鱼,一对判官笔专攻关节要穴。
其招式狠辣刁钻,角度极为阴险。
他已连战两场,对手皆非弱者,却都被他在十招之内逼得狼狈不堪,更有一人肩胛被笔尖点中,当场肩胛碎裂,重伤倒地!
虽有擂台符阵相护,能抵致命杀招,保得住性命无虞。
却防不住这等刻意针对关节的阴损手法。
竟是让他钻了这规则的空子,连过两关。
台下喝彩声中亦夹杂着不少鄙夷的嘘声,显然对其手段颇为不齿。
郭雁却浑不在意,面无表情地抹去判官笔尖上沾染的一点血丝,冷冷跃下台去。
及至正午,日头高悬。
经过又一番激烈角逐,十六强终于诞生!
唐九妹、清松道人、凌芸、罗刚以及那郭雁,皆赫然在列。
这几人,气息沉凝,显露出的修为至少都在五品巅峰,甚至摸到了六品的门槛。
大门派的底蕴,此刻便显现出来。
全场气氛愈发高涨,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龙争虎斗,此刻才刚刚开始。
……
时至正午,大会暂停,休息一个时辰。
玄素道长起身,笑着邀请诸位掌门与我去偏殿用些斋饭。
我拱手推辞道:“道长美意心领了。职责在身,我与手下兄弟们在此简单对付一口便是。”
玄素知我性子,也不强求,与众人离去。
我与杜清远等就在观礼台旁寻了处安静角落,自有税吏送来食盒。
刚坐下,陈岩便凑了过来,低声道:“大人,查到了。那郭雁的底细。”
“说。”
“他原籍巴州,曾是当地一个名叫铁尺门的小门派弟子。铁尺门两年前因江湖仇杀被灭门,满门上下三十余口,只他一人当时在外押镖,侥幸逃脱。此后便再无门无派,在江湖上独来独往。”
陈岩简要介绍了他的背景。
“据卷宗记载,铁尺门功夫以尺法为主,并无判官笔这等阴狠路数。而且,他登记参赛时,修为只是五品中阶。”
我扒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