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347章 预料之外(2 / 3)

加入书签

却无尘。

    “这样就很好了。”我对徐顺道,“有张床能睡觉就行。你也忙了一天,下去休息吧。”

    徐顺应了一声,恭敬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房门。

    屋内只剩下我一人。

    我没有点灯,走到床边,直接和衣躺了下去。

    床板有些硬,却让人头脑格外清醒。

    我将双手枕在脑后,望着头顶模糊的房梁轮廓。

    白日里义庄的惨烈、暖香阁的暗流、柳如弦的身影、赵举伪善的笑容……

    诸多画面和信息在脑中交织。

    “明天还有恶仗要打。”我闭上眼,对自己低声说了一句。

    ……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

    衙门里还是一片寂静,只有几个值夜的老吏在打扫庭院。

    清晨,与李长风对练了一个时辰剑,直至周身微汗,将彻夜的寒气尽数驱散。

    忽然,大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一个值守的税吏快步跑进来禀报:“大人,赵举求见。”

    哦?来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我长剑归鞘,擦了擦汗,整理了一下略微散乱的衣襟,“请他进来。”

    ……

    我没有在值房见赵举,那太过正式,反而给了他借题发挥的空间。

    会面地点选在了后衙小院外的一个凉亭。

    一张石桌,几个石墩,清晨的寒气尚未散尽,坐在上面透着一股冰凉。

    不片刻,徐顺引着赵举进来。

    “江大人,清晨叨扰,还望海涵啊!”他远远便拱手作揖,态度恭敬得挑不出一点毛病。

    “赵先生客气了。”我坐在石桌旁,“昨日一别,今日一早便至,不知有何贵干?”

    赵举笑着示意身后随从。

    随从立刻捧上几个精美的礼盒,“一点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赵举亲自打开盒盖,里面是些蜀锦、竹叶青茶、郫县豆瓣等蜀地名产。

    “都是本地土产,值不了几个钱,只是图个新鲜,让大人尝尝鲜,也算赵某的一份心意。”

    东西确实不算名贵,但挑选得颇为用心,既不显得贿赂,又表达了敬意。

    “赵大官人破费了。”我对徐顺道,“收下吧。给赵官人看茶。”

    徐顺奉上的,是衙门里普通的粗茶,与昨日暖香阁的“碧潭飘雪”天差地别。

    赵举神色自若地接过,坐在石墩上。

    吹开茶沫,轻轻啜饮了一口,赞道:“好茶,清热去火。”

    寒暄已过,他放下茶盏,双手交叠置于身前,变得郑重起来:

    “江大人,实不相瞒,今日前来,确有一事相求。”

    我心念微动,回去准备了一晚上,我倒要看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说无妨!”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