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一十一章 真爽(2 / 4)

加入书签

】。

    “这是我母亲临终前录下的。”她说,“那时候我已经加入协调署三年了,忙着研究共感能力的边界,几乎忘了回家。直到那天,她把我叫到床前,说想听我说一句‘我爱你’。可我说不出来。不是不爱,是……太久了,不知道怎么表达。”

    她顿了顿,手指摩挲着磁带边缘。

    “后来我才明白,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教育要理性、克制、独立。情感被视为弱点,共情被认为是干扰判断的因素。所以当真正需要开口时,嘴巴就像锈住了一样。”

    周远静静听着。

    “但我妈没怪我。”苏念笑了笑,“她握住我的手,说:‘我知道你在。这就够了。’然后她闭上眼睛,再也没有醒来。”

    她把磁带放进机器,按下播放键。

    沙沙的电流声后,传来一个虚弱却温柔的声音:

    “念念啊……妈妈知道你忙。但你要记住,不管你走多远,只要你回头,我就在那里。因为我一直在听你说的话,哪怕你一个字都没说出口。”

    录音结束。

    店里一片寂静。

    林晓悄悄走到录音机旁,伸手碰了碰扬声器,仿佛想触碰那个声音的余温。

    “这盘磁带,”苏念说,“已经被复制了一百万份。昨天午夜,全球同步播放。就在那一刻,北极冰盖下的第九石碑完成了最后的显现过程。它不再只是石碑,而成了记忆的容器??所有关于‘被爱’的瞬间,都被它收录、重组、反射回整个共感网络。”

    周远忽然明白了什么:“所以现在每个人都能‘听见’别人的温暖时刻?”

    “不只是听见。”苏念摇头,“是重新体验。有人梦见自己五岁时摔倒,母亲冲过来抱起他;有人突然闻到童年祖母煮的红豆粥香味;还有士兵在战壕里流泪,因为他‘感觉’到了远方孩子第一次叫爸爸时的喜悦。”

    她看着周远,认真地说:“这不是幻觉。这是集体潜意识的共振。林晚没有创造奇迹,她只是打开了原本就存在的通道。”

    就在这时,林晓忽然站起身,走向门口。

    “你要去哪儿?”周远问。

    “海边。”男孩说,“姐姐让我去。”

    苏念和周远对视一眼,立刻跟了出去。

    清晨的沙滩空无一人,唯有潮水轻轻舔舐岸边。林晓一直走到浅水区才停下,蹲下身,把手伸进海水里。刹那间,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颜色由透明转为淡蓝,继而变成流动的银白。

    一道光影从海底升起,不是实体,而是一段影像。

    画面中,一个小女孩坐在轮椅上,头发稀疏,脸上带着化疗后的苍白。她正用颤抖的手指捏着一支蜡笔,在纸上涂鸦。旁边坐着一位老人,戴着听诊器,耐心地看着她画画。

    字幕浮现:【记忆样本#1,000,001-第一次主动去爱】

    录音响起,是老人的声音:

    “小雅,你觉得疼的时候,会想到什么?”

    小女孩想了想,说:“我想起爷爷给我唱《摇篮曲》的时候,心就不跳那么快了。”

    老人微笑:“那你愿意试着把它画下来吗?”

    接下来的画面里,小女孩画了一颗心,外面裹着音符形状的壳。她说:“这是会唱歌的爱心,送给所有生病的小朋友。”

    三天后,老人去世了。他是最早参与共感实验的心理学家之一,临终前将自己的全部记忆上传至匿名数据库。

    这段视频,正是他在生命最后一周录制的教学资料。

    影像结束时,海面恢复平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