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是完全必要,也是符合政策精神的(2 / 2)

加入书签

府大院,汇入省城繁忙的车流。

郑仪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中却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行动。

省长的支持至关重要,但正如省长所言,京城才是真正的难关。

王部长……

他的恩师,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引路人。

想到这位对自己恩重如山的老师,郑仪的心情有些复杂。

王振国对他一直极为赏识和爱护,几乎是有求必应。

但这次的情况,完全不同以往。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工作调动或职务晋升。

这是要打破常规,破格提拔!

这涉及到太多敏感的因素,甚至会触动某些固有的规则和平衡。

王部长虽然位高权重,但身处中组部那样的核心部门,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行事更需要谨言慎行。

他会支持自己这个看似“冒进”的想法吗?

还是会认为他操之过急,不够沉稳?

郑仪心里确实有些没底。

他拿出那部极少使用的加密手机,手指在通讯录里“王部长”的名字上停留了许久。

最终,他还是深吸一口气,拨了出去。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

一个温和而沉稳的声音传来。

“小郑?”

“王部长,是我,郑仪。”

郑仪的声音立刻变得恭敬而热忱。

“没打扰您休息吧?”

“没有,刚开完一个会。怎么样,在明州还适应吗?听说你最近动作不小啊。”

王振国的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在和晚辈聊家常。

但郑仪知道,这位恩师对

“部长,我……有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

郑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关于明州下一步的人事安排,我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他简明扼要地将自己的分析和建议,包括希望借助明年换届破格晋升副书记的想法,清晰地向王振国做了汇报。

他没有隐瞒,也没有夸大,只是客观地陈述了明州面临的复杂局面,以及他认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只有轻微的呼吸声,表明王部长还在听。

郑仪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他能感觉到,电话那头的王部长,正在快速地思考、权衡。

这种沉默,比直接的批评或质疑,更让人紧张。

终于,王振国开口了。

他的声音依旧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你的分析是对的。”

第一句话,就让郑仪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

“明州的问题,根源在于干部队伍结构僵化,旧有利益格局顽固。小修小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王振国的语气带着一种高层领导特有的宏观视野。

“从国家层面看,我们现在正处在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批像你这样,有想法、有魄力、敢于打破常规的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上去挑重担、开新局!”

“破格任用,虽然敏感,但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为了打破僵局、推动发展,是完全必要,也是符合政策精神的!”

郑仪握着电话的手,因为激动,微微有些颤抖。

他没想到,王部长不仅没有反对,反而直接从国家战略和政策高度,肯定了他的想法!

“部长……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郑仪的声音有些哽咽。

“先别急着谢我。”

王振国的语气忽然变得严肃起来。

“想法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但操作起来,必须万分谨慎!”

“程序要走到位,理由要充分,尤其是民主测评和群众基础,一定要扎实!不能给人留下‘搞突然袭击’、‘个人意志’的口实!”

“省里的意见很关键。徐省长那边,沟通得怎么样?”

“徐省长表示理解,承诺会在省里层面尽力协调。”

郑仪连忙回答。

“嗯,志鸿同志是个明白人。”

王振国似乎对徐省长的态度并不意外。

“这样,你那边,按照正常程序,该酝酿酝酿,该推荐推荐。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省里和京城这边,我来沟通。”

王振国最后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承诺!

“是!部长!我一定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郑仪激动地保证。

“好了,我还有事。记住,稳扎稳打,水到渠成。”

王振国说完,便干脆利落地挂断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传来的忙音,郑仪久久没有放下手机。

省里有徐省长默许,京城有王部长支持……

这条看似不可能的路,竟然真的出现了一线曙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