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可他是个人,不是棋子(3 / 3)

加入书签

答应我,从今往后,好好过日子。”

杨树根连连点头,眼泪再也控制不住,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

“郑书记......我......我替老杨家谢谢您!”

送走杨树根后,办公室重归宁静。

高琳轻轻关上门,转身时发现郑仪依旧站在窗前,背影罕见地显得有些孤寂。

“书记......”

高琳欲言又止。

郑仪没有回头,声音低沉:

“高主任,你说,我们这些当官的,有时候是不是太......聪明了?”

高琳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郑仪是在反思对杨老歪的“棋子”态度。

“书记,您当初留着他,也是为了应对今天的局面。”

高琳斟酌着词句。

“一个地方若太干净了,反而让人怀疑。有时候,就得留这么一两个‘问题户',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若非如此,工作组突然抽查,我们连个缓冲都没有。”

郑仪转过身,目光严肃:

“可他是个人,不是棋子。”

高琳沉默。

郑仪走回办公桌前,拿起那份杨树根留下的、皱巴巴的医院诊断书,上面清楚地记载着杨老歪双腿骨折后未得到妥善治疗留下的后遗症。

“我们总说‘为人民服务',可真正到了做事的时候,又习惯性地把老百姓当作达成目的的工具。”

郑仪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自嘲:

“这一课,我郑仪记下了。”

他拿起内线电话:

“帮我接民政局王局长......对,现在。”

高琳识趣地退出办公室,轻轻带上门。

当天下午,县委常委会上,郑仪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提议:

“我建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困难群众清零行动'。”

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

“不是走过场,不是填表格,而是实打实地走进每一个像杨老歪这样的特殊困难户家中,听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会场一片寂静。

“我知道,这类人往往最难缠、最不讲理、最让人头疼。”

郑仪的声音不疾不徐:

“但正是这些人,才能真正检验我们的群众工作做没做到位。”

刘希第一个反应过来:

“郑书记说得对!以前我们扶贫考核总盯着平均数、覆盖率,却忽视了那些'刺头',结果埋下了隐患。”

林姝若有所思:

“其实杨老歪这样的个案,如果处理好了,反而会成为我们工作最好的证明。”

贺铮挠了挠头,实话实说:

“可是书记,这些人很多都是积年累月的'老油条'了,有的甚至是故意找茬......”

郑仪的目光变得锐利:

“那又如何?”

“他刁难,我们就不管了?他耍无赖,我们就放弃了?”

郑仪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

“同志们,我们党的干部,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势利了?对听话的、能出政绩的群众就笑脸相迎,对难缠的、有问题的群众就避之不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