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2 / 3)

加入书签

>“年轻企业家陈默:让城市更有温度”

各种赞誉纷至沓来。

陈默,这个一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干部,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明州家喻户晓的人物。

省里的优秀年轻企业家”

称号,也如期落在了他的头上。

在省城举行的表彰大会上,陈默从省领导手中接过奖牌。

镁光灯闪烁,镜头聚焦。

他穿着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面容沉稳。

面对镜头,他没有丝毫的得意或张扬,只是平静地陈述着工作进展和未来规划。

言语朴实,态度诚恳。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落实细节。

沉稳,务实,不骄不躁。

仿佛那些荣誉和光环,都只是身外之物,他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这种表现,赢得了更多的好感。

就连一向对陈默提拔持保留意见的张林,最近也一反常态,在各种场合对陈默和城投集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和“大力支持”

“陈默同志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市政府也是全力支持的。”

在一次城投集团的现场调研会上,当着众多媒体记者的面,张林热情地拍着陈默的肩膀,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陈默同志虽然年轻,但政治过硬,执行力强,在复杂局面下打开了工作局面,成效显着。”

“这充分说明,我们当初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的决定是正确的!”

张林的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姿态也放得很低。

这无疑为张林本人也赢得了不少印象分。

毕竟,他才是政府名义上的“一把手”

,城投集团的成绩,自然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张市长过奖了,这都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

陈默的回答,依旧谦逊得体。

但陈默深知,这风光之下的暗流涌动。

他经历过四海集团的清算,深知权力的无常和官场的险恶。

这些赞誉,来得太快,太猛。

他经历过被人捧上云端,也经历过被人踩入泥潭。

他太清楚,这种风光是最算不了什么的。

他必须谨慎的完成郑秘书长的布局。

为郑秘书长接任副书记造势。

他知道,郑秘书长现在需要的是什么。

不是他陈默个人的风光无限。

而是需要一个稳固的、可控的、能够有力执行市委决策的城投集团,来推动整个明州的实质性转型。

这才是郑秘书长真正的目标。

他不能出错。

一步都不能。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明州的局面将趋于平稳,为明年换届做准备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举报,如同晴天霹雳,再次将陈默推向了风口浪尖。

举报信直接寄到了省纪委。

内容比上次更加具体,也更加恶毒。

不再仅仅是污名化建筑工人,而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城投集团的项目。

声称项目“质量低劣”

、“偷工减料”

,甚至编造了耸人听闻的“事故”

,暗示有人员伤亡被“隐瞒”

举报信还煞有介事地附上了一些“证据”

几张模糊不清的施工现场照片,显示有工人未佩戴安全帽。

一份经过精心篡改的工程预算表,暗示存在“巨大资金黑洞”

甚至还有一段掐头去尾、经过恶意剪辑的录音,内容似乎是陈默在与施工方负责人“密谋”

,谈论如何“降低成本”

、“应付检查”

甚至还有一封“匿名”

的“内部员工”

的“忏悔信”

,声称自己“迫于压力”

参与了“违规操作”

举报信措辞老辣,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真假难辨。

更关键的是,这次举报信后面,还附上了一份“名单”

列出了几个据称是“陈默亲信”

的人员名单,以及他们被“破格提拔”

的过程。

暗示陈默“任人唯亲”

、“培植私人势力”

其用心之险恶,手段之卑劣,令人指!

省纪委收到举报信后,高度重视。

虽然举报内容存在明显夸大和捏造,但其指向性非常明确。

就是要搞垮城投集团!

搞垮陈默!

消息很快就在明州官场传开了。

“又是城投?又是陈默?”

“这次好像有真凭实据?连录音都有?”

“我就说嘛,那么年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