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郑仪这是服软了是认清现实了(3 / 4)
有今天,能站在城投集团这个重要的平台上,靠的是谁。
是郑秘书长力排众议,顶着巨大压力,将他这个资历尚浅的年轻干部推到了这个风口浪尖的位置!
是郑秘书长给了他信任,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更给了他坚定的政治支持!
没有郑秘书长,他陈默可能还在某个办公室室里写材料,或者在某条街道上处理鸡毛蒜皮的信访纠纷。
是郑秘书长,让他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什么是为民请命的魄力!
张林?
他张林口口声声说“支持”
郑秘书长的提名,但陈默比谁都清楚,当时在常委会上,张林是持保留意见,甚至可能是暗中反对的!
现在看到郑秘书长遇到点“风浪”
,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摘桃子、挖墙脚?
这种人,格局太小,心思太活,不值得信任!
更何况,陈默内心深处,对张林推崇的那套“大拆大建”
、“gdp至上”
的展模式,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的。
那不过是四海集团时代的老路换了个新包装而已!
最终受益的,绝不会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少数利益集团!
而郑秘书长提出的“城市更新”
、“民生优先”
、“精细化治理”
的思路,虽然见效慢,挑战大,但这才是真正能让明州脱胎换骨、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正道!
跟着郑秘书长,或许前路艰难,甚至可能暂时“失势”
,但陈默相信,那是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而跟着张林,看似前途光明,实则可能是在饮鸩止渴,最终会迷失在权力的迷宫中,甚至重蹈四海集团的覆辙!
孰高孰低,孰优孰劣,陈默心里跟明镜似的。
但是……
张林毕竟是市长,是名义上的政府一把手,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当面断然拒绝,不仅不明智,甚至可能激怒对方,给城投集团的正常运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郑秘书长现在正处于“低调”
蓄力的关键时期,自己不能因为一时冲动,给他添乱。
想到这里,陈默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为难”
和“受宠若惊”
的笑容。
“张市长,您……您这么看重我,我……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搓了搓手,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您说的这些大项目,确实前景广阔,对明州的展意义重大。
能有机会参与其中,是我的荣幸。”
张林看到陈默这副“动心”
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更加满意的笑容,身体往后一靠,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这就对了嘛!
年轻人,就要有远大志向!”
“但是……”
陈默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诚恳”
而“纠结”
。
“城投集团这边,郑秘书长交代的一摊子事,才刚刚铺开。
尤其是和省交投的合作,还有那几个民生试点项目,都到了关键阶段。”
“我要是现在撂挑子,或者分心去搞别的,恐怕……不太好交代啊。”
他抬起头,眼神“真挚”
地看着张林。
“张市长,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说的这两个大项目,我先了解一下情况,认真考虑考虑。”
“等我把手头这些急事理顺了,再向您详细汇报我的想法?”
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采用了“拖”
字诀。
表示需要时间考虑,需要先处理好手头工作。
这既给了张林面子,避免了直接冲突,又为自己赢得了缓冲时间。
更重要的是,他将决定权巧妙地与“郑秘书长交代的工作”
挂钩,暗示自己并非不想投靠,而是有现实的“羁绊”
。
张林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
他当然听出了陈默话里的推脱之意。
这小子,看来没那么好忽悠!
但陈默的态度毕竟还算“恭敬”
,没有直接驳他的面子。
而且,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城投集团那一摊子,毕竟是郑仪重点抓的,贸然抽身,确实容易授人以柄。
“嗯……”
张林沉吟了一下,决定暂时不强逼。
毕竟,拉拢人心,也不能操之过急。
“你说得也有道理。
工作嘛,要有始有终。”
他换上一副“通情达理”
的表情。
“那你就先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好。
不过,我说的那两个大项目,你也放在心上,随时可以来找我聊。”
“好的,张市长!
我一定认真考虑!
谢谢您的理解和信任!”
陈默连忙起身,恭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