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如果他没有野心我们就给予他野心(2 / 3)

加入书签

就说我管那个市!

引进个什么电子厂,招了几千工人,是解决了就业,是增加了点税收!

可那老板,心黑啊!”

“合同上写着八小时工作制,可天天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

说是自愿加班,不加班?行啊,月底考核垫底,卷铺盖滚蛋!

工资?拖着!

社保?能拖就拖!

工人敢闹?随便扣个帽子就开除了!”

“我们劳动监察大队去查?人家就给你看一份‘完美’的工资表!

账目做得滴水不漏!

查不到实锤!”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力感和愤怒:

“管得狠了,人家老板办公室拍桌子:‘你们这个营商环境!

再这样我就搬厂!

几千人失业,你们负得起责吗?!

’”

“好多同志一听这个,就……就软了!”

刘建华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挫败。

“最后只能和稀泥!

工人照样受委屈,老板照样逍遥法外!

这叫什么?这就叫‘委屈求全’!

委屈老百姓!

求他资本家的全!”

他猛地停住,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太直,有些忐忑地看向郑仪。

郑仪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不悦,只有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他看着刘建华,目光如炬:

“刘市长,你说得太对了。”

“我们在基层摸爬滚打,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吗?”

“可有时候,看着他们受委屈,我们却束手无策……这种无力感,比胃溃疡疼多了。”

郑仪的声音低沉而带着共鸣。

刘建华的眼眶瞬间有些红,仿佛遇到了知音,用力点头:

“对!

郑书记!

您说到我心坎里了!

这种憋屈,比什么病都难受!”

郑仪向前一步,距离刘建华更近了些,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强烈的引导意味:

“所以,我们才要来这里学习啊!”

“省委把全省的精英骨干集中起来,给我们三个月的时间‘沉下来’,为什么?”

“徐省长说了,是为了给我们‘铸魂’,给我们‘赋能’!”

“是为了让我们站到更高的视野,掌握更强大的武器,回去之后,不再被那些资本掣肘!

不再被那些似是而非的‘营商环境’论调绑架!

能够真正地……”

郑仪的目光紧紧锁住刘建华的眼睛,一字一句,清晰地吐出那个沉甸甸的词:

“能够真正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刘建华喃喃地重复着这八个字。

这不是口号。

从他黝黑的脸庞上,从他那双因为激动和常年憋屈而泛红的眼睛里,郑仪看到了压抑多年的火焰正在被点燃。

那是一种源于最朴素的为民情怀、却又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几乎快要熄灭的火焰!

“可……可是……”

刘建华声音有些颤,激动之后,巨大的疑虑和自身定位带来的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

“我……我就是个穷地方的副市长,没什么实权,人微言轻……”

“这次能来党校,估计……估计也是组织上照顾我这把老骨头……回去之后……”

“回去之后,又能改变什么呢?人微言轻,顶头上司不会听我的……”

“刘市长!”

郑仪猛地提高了音量,如同惊雷,打断了刘建华的自我否定。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直视刘建华有些躲闪的眼睛:

“位置高低,不是借口!

人微言轻,那是过去!”

“你在这里!

省委党校!

中青一班!”

“徐省长亲自出席开学典礼!

亲口说我们是江东未来的希望!”

“你看看和你同桌的都是谁?地方市的核心领导,省直要害部门的处长厅长,大型国企的掌门人!”

郑仪的声音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击着刘建华的心防:

“这些人脉,难道不是你回去后说话的分量?你在这里学到的东西,掌握的视野,难道不是你回去后斗争的武器?”

“省委把我们集中到这里,就是要打破过去的格局!

就是要提拔重用真正有担当、懂实情、敢碰硬的干部!”

“否则,为什么是你站在这里,而不是那些只知道跟老板拍胸脯保证、牺牲工人利益的家伙?”

刘建华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

郑仪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那扇名为“可能性”

的门。

一个他几乎不敢想象的可能性。

“郑书记……您的意思是……”

刘建华的声音带着难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