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9章 明州市委常委会第141次全体会议(5 / 8)

加入书签

相当重了,几乎是在直接批评马天祥的建议是“怕麻烦、图省事”、“简单粗暴”。

    马天祥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邹侠继续道,目光看向郑仪,带着明确的委托:

    “郑秘书长,这个问题由你牵头!”

    “会同政研室、发改委、财政局、自规局、住建局,还有信访局,成立一个专项调研组!”

    “任务有两个:”

    “第一,全面摸底清查全市范围内因政策时序导致的征迁补偿落差问题,到底涉及多少项目、多少户、落差多大!”

    “第二,研究提出一个系统性的、兼顾历史情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解决方案和补偿指导原则!要既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体现公平正义,也要考虑财政和开发主体的实际承受能力,确保方案可落地、可持续!”

    “一个月内,我要看到初步方案!”

    “好的,书记!坚决完成任务!”

    郑仪毫不犹豫地应下,声音坚定。

    他心里清楚,邹侠这是顺势将破解“四海系”这类企业最常用“拖字诀”和“压价策略”的尚方宝剑,交到了他的手里!

    有了这个调研组和即将出台的“指导原则”,未来四海系再想在补偿问题上做文章、企图通过施压政府去“强硬清场”的路,就被彻底堵死了!

    他们必须回到谈判桌前,按照新的、更公平的规则来解决问题。

    这一回合,郑仪不仅化解了马天祥的攻势,更反手为刃,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极具杀伤力的主动权!

    几位常委的目光在郑仪、邹侠和马天祥之间微妙地移动,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较量。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郑秘书长刚才提的这个问题,确实点到了要害。”

    众人循声望去,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之遥。

    他方才被马天祥暗指“软弱”,此刻终于找到了反击的支点,更是顺势向这位展现出强大分析能力和书记支持的新秘书长递出了橄榄枝。

    胡之遥身体微微前倾,面向邹侠,语气严肃而恳切:

    “书记,正如郑秘书长所言,许多信访问题,根源在于初始的政策不完善或执行偏差,导致群众合法权益受损。事后单纯去堵、去压,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可能激化矛盾,酿成更大的事件。”

    他稍稍提高了音量:

    “我们政法委近期在梳理积案时也深刻感受到,很多长期缠访闹访的背后,确实存在值得重视的合理诉求内核。只是由于时间长、证据散佚、或者当年处理简单粗暴,导致问题淤积,当事人也积累了极大的怨气。”

    “因此,我完全赞同郑秘书长的判断!也坚决支持成立专项调研组,从源头上梳理和解决这类政策遗留问题!”

    胡之遥的表态,不仅是为郑仪站台,更是将政法系统的立场清晰地摆在了“源头化解”而非“末端维稳”上,这与郑仪的思路高度契合,也符合邹侠刚才的定调。

    他巧妙地将自己从马天祥制造的“软弱”指责中解脱出来,并顺势与势头正劲的新秘书长站在了同一战线。

    邹侠微微颔首,对胡之遥的跟进表示认可:

    “之遥同志能有这个认识,很好。政法机关不仅要依法处置违法行为,更要善于发现和推动解决滋生违法行为的土壤问题。这个调研组,政法委也要派人参加,从法律层面提供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