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庆功重赏(2 / 3)
酒,再抬头看向武阳那双充满了真诚赞赏与毫无保留信任的眼睛,连日来的艰辛、穿越鬼见愁的生死考验、以及之前被质疑的委屈,瞬间涌上心头。
蓝延煜鼻子一酸,虎目之中热泪盈眶,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后退一步,推开座椅,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接过那杯仿佛重于千钧的酒,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地宣誓:
“主公……!末将……一介降俘,蒙主公不弃,信重至此,委以重任,更赐此殊荣……延煜纵是万死,亦难报主公知遇之恩于万一!自此以后,蓝延煜此生,唯有主公!唯有靖乱大业!刀山火海,唯命是从,绝无二心!”
“蓝将军请起!”
武阳弯腰,亲自将蓝延煜扶起,然后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之前曾激烈反对此计的李仲庸、孙景曜等人,语气平和却带着深意地说道。
“今日之胜,全赖蓝将军不畏艰险,忠贞不贰!此役,亦是告诉我等一个道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信任,有时,便是这世间最锋利、最能破开绝境的兵器!”
李仲庸脸色涨红,猛地站起身,端起自己的酒杯,走到蓝延煜面前,朗声道。
“蓝将军!俺李仲庸是个粗人,之前多有得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今日方知将军忠义,心服口服!这杯酒,俺敬你!向你赔罪!日后同在主公麾下效力,还望将军不计前嫌!”
说罢,一饮而尽。
蓝延煜连忙举杯。
“李将军言重了!诸位将军当时之虑,亦是情理之中。蓝某不敢当赔罪二字,今后同为主公效力,还望李将军与诸位同袍多多指教!”亦是将杯中酒饮尽。
孙景曜等人也纷纷举杯上前,表达歉意与敬佩之意。
一时间,大堂内充满了冰释前嫌、同心协力的热烈气氛。
众将心悦诚服,共同举杯,为蓝延煜贺,为此次大胜贺,声震屋瓦。
武阳也并未忘记此次跟随蓝延煜建立奇功的其他将领。
他特别嘉奖了在奇袭中表现出色、勇猛果敢的周淮和萧定二人,晋升其军职,赐予金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
周淮、萧定感激涕零,宣誓效忠。
至此,靖乱军经过此役,不仅击退了强大的蒙骜,缴获巨丰,更在内部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整合与升华。
武阳凭借其卓越的指挥、强大的个人武勇以及关键时刻力排众议、信任属下的魄力,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蓝延煜的融入和崛起,也为靖乱军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庆功宴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推向高潮,宾主尽欢。
然而,盛宴终有散时。
当喧嚣逐渐沉淀,月光清冷地洒落在庆城府的飞檐斗拱之上时,诸葛长明如同一个无声的影子,缓缓来到了武阳的书房外。
武阳正凭窗而立,望着窗外依旧零星闪烁的庆祝灯火,脸上并无多少沉醉之色,反而带着一丝深思。
“主公。”
诸葛长明轻声唤道。
武阳转过身,脸上露出笑容。
“军师来了,正好,今日盛宴,军师劳苦功高,未能与你多饮几杯。”
诸葛长明微微摇头,神色凝重,并无太多欢庆后的松弛。
“主公,盛宴虽好,却不可沉迷。老夫此来,正是有要事需与主公共商。”
“哦?军师请讲。”
武阳神色一正,请诸葛长明坐下。
诸葛长明羽扇轻摇,目光锐利。
“主公,此次我军虽获大胜,重创蒙骜,将其逐回陆安郡。然,此战亦暴露我军诸多问题,兵力、装备、训练,与魏阳此等积年强国相比,仍有差距。”
“蒙骜虽败,但其根基未损,魏阳王更不会因此罢休。此次大败,于魏阳而言,乃是奇耻大辱!他们必定会倾力报复,一雪前耻!”
诸葛长明顿了顿,加重语气。
“下一次大战,将不再是一城一地之争夺,很可能将决定整个北方,乃至天下大势的走向!那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战!故而,此刻我等绝不能因一时之胜而沾沾自喜,戒骄戒躁,方是持身之道。”
武阳闻言,深以为然,脸上最后一丝宴后的轻松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凝重。
“军师所言极是。我亦有此感。蒙骜乃世之名将,此次败于奇计,心中必不服。魏阳国力雄厚,缓过气来,必然兴师复仇。军师以为,眼下我军当务之急为何?”
诸葛长明成竹在胸,缓缓道出方略。
“第一,消化战果,巩固根基。庆州新附,需进一步安抚民心,整顿吏治,发展生产,使我军拥有稳固之后方与源源不断之粮饷。第二,也是重中之重,便是整军经武,全力练兵!”
他走到墙上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指点道。
“经此一役,我军收编降卒、缴获军械战马极多,减去阵亡的将士,目前兵力在十三万。然,兵贵精不贵多。当务之急,是将这十三万之众,练成真正的虎狼之师!各营需补充兵员,调整编制,加强协同演练。尤其是骑兵,唐承安将军重组天武骑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