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降将献计(1 / 3)
白热化的战斗又持续了数日。
每一天,庆城的城墙都在承受着更加猛烈的冲击。
魏阳军的投石机如同不知疲倦的巨兽,昼夜不停地将硕大的石块抛向城头,每一次命中都引得砖石飞溅,城垛崩塌。
密集的箭雨几乎从未停歇,压制得守军抬不起头。
云梯、楼车像是死亡的触手,一次又一次搭上城墙,双方士兵在狭窄的城头展开寸土必争的残酷搏杀。
血煞营的伤亡尤其惨重,段枭浑身裹伤,状若疯魔,项莽如同血人,依旧咆哮着将冲上来的敌军砸下城墙。
赤虎营、青龙营的将士们轮番上阵,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血污以及一种近乎麻木的坚毅。
伤亡数字如同不断滴落的水珠,汇聚成令人心惊的溪流,每一天都在消耗着靖乱军本就有限的元气。
城内的医馆早已人满为患,哀嚎之声不绝于耳。
粮草虽然尚且充足,但军械,尤其是箭矢、滚木的消耗速度远超补充。
一种无形的绝望,如同缓慢上升的沼泽泥泞,开始悄然侵蚀着守军的意志。
他们能击退一次、十次、甚至一百次进攻,但外面是仿佛无穷无尽的二十万大军,而城内的兄弟,却在一天天减少。
武阳再一次登临城头,目光所及,尽是断壁残垣和来不及清理的双方尸骸。
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和焦糊味。
他看到一名年轻的士兵,抱着断臂,靠着残破的箭垛呆呆地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营,眼神空洞。
他看到几名老兵默默地擦拭着卷刃的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知道,士气正在一点点被磨掉,单纯的坚守,最终只会迎来崩溃。
必须改变,必须找到打破这僵局的方法,否则,庆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是夜,庆城府地下深处,一间被重重亲兵把守、绝对隔音的密室内,一场决定未来命运的最高军事会议正在召开。
气氛比之外面的战场,更加凝重,几乎要凝结成冰。
室内灯火通明,巨大的庆州及周边地域沙盘占据中央,上面清晰地标示着敌我态势——代表魏阳军的黑色旗帜如同铁桶般将代表靖乱军的红色旗帜紧紧围困在庆城一点。
武阳端坐主位,脸色沉郁。
诸葛长明坐在其侧,羽扇轻摇,但眉宇间也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下方,赵甲、赵玄清、段枭、项莽、谢戊、孙丙、李丁等各营主将,以及孙景曜、李仲庸、钱乙、韩章等副将悉数在列。
人人盔甲未解,身上大多带着血迹和烟尘,脸上写满了连日征战的疲惫与对当前困局的焦虑。
“诸位,”
武阳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沙哑,
“蒙骜老贼,意图以此疲兵之计,耗光我军锐气,拖垮我军根基。连日血战,我军伤亡惨重,士气亦有滑落。若再无破局良策,恐……后果不堪设想。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集思广益,无论奇谋险策,但讲无妨!”
帐内一片寂静。
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将领们目光死死盯着沙盘,眉头紧锁。
出城野战?
兵力悬殊,无异送死。
分兵袭扰?
蒙骜用兵沉稳,防线严密,小股部队出去恐怕有去无回。
固守待援?
哪里来的援军?
楚烈国会派援军来?
李仲庸猛地一拍大腿,恨声道。
“这蒙骜,真他娘的是个铁乌龟!打又打不退,耗又耗不起!憋屈!实在憋屈!”
段枭喘着粗气,眼珠通红。
“元帅!给俺老段五千……不,三千敢死队!俺今夜就去劫他娘的中军大营!砍了蒙骜的帅旗!”
项莽瓮声附和。
“对!跟他们拼了!”
赵玄清相对冷静,摇头道。
“段将军勇武可嘉,但蒙骜中军防卫何等森严?只怕未近其营,便已全军覆没。此举……恐非良策。”
孙景曜叹了口气。
“如今之势,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正面交锋,实难取胜。唯有倚仗坚城,拖延时日,盼其粮草不济,或后方生变……”
但他自己也清楚,这希望何其渺茫。
诸葛长明轻轻用羽扇点着沙盘上庆城的位置,缓缓道。
“蒙骜用兵,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步步为营,几无破绽。其粮道虽有百里之遥,但沿途皆有重兵护卫,难以断其根本。眼下……确是一盘死局。”
连智计百出的军师都如此说,帐内的气氛更是降到了冰点。
一股无力感在众人心头蔓延。
就在这一片愁云惨雾,众人几乎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原本坐在靠后位置,一直沉默的身影,缓缓站了起来。
正是原魏阳旧将,现青龙营副将之一——蓝延煜。
他的动作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只见他步履沉稳地走到巨大的沙盘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