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庆州决战(二)(1 / 3)

加入书签

巳时,武阳改变了战术,发动第二波进攻。

这一次,他命令部队在北、西、南三面进行佯攻,牵制守军兵力,而真正的主力则集中猛攻昨日被投石机砸开的三处缺口。

战斗焦点转移到了缺口处的争夺。

双方士兵在狭窄的缺口处反复拉锯,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鲜血。

靖乱军数次突入缺口,但都被守军组织的精锐预备队拼死顶了回来。

缺口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

未时,战况进入白热化。

武阳见常规进攻难以奏效,决定亲自上阵,率领麾下最精锐的亲兵卫队,向最大的一处缺口发起了决死突击。

“将士们!随我杀!”

武阳身先士卒,手持银鳞枪,如同一头猛虎,冲入缺口。

主帅亲自冲锋,极大地鼓舞了靖乱军的士气,士兵们发出震天的呐喊,紧跟其后,一举冲破了缺口处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荀仲业一直在冷静观察战局。

他看到武阳亲自率队突入,立刻调动了手中最精锐的部队——由他亲自培养的“庆城卫”,由大将率领,反冲过来。

“武阳休得猖狂!荀仲业在此!”

一声暴喝,守军大将出现在阵前,正是荀仲业本人!

他虽年过半百,但雄风不减,亲自提刀来战武阳。

两位主将在残破的城墙缺口处狭路相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

刀光剑影,劲气四溢,周围的士兵都被这激烈的搏杀所震慑,不由自主地让开了一片空地。

武阳勇猛无比,降龙枪法大开大阖;

荀仲业经验老到,防守滴水不漏,伺机反击。

两人激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

但此时,守军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局部兵力优势,逐渐对突入缺口的靖乱军精锐形成了包围之势。

武阳的亲兵卫队虽然骁勇,但在狭窄空间内无法展开,伤亡急剧增加。

“元帅!情况不妙,速退!”

一名亲兵队长浑身是血,冲到武阳身边大喊。

武阳心知再战下去,恐怕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虚晃一枪,逼退荀仲业半步,大吼一声。

“撤!”

在亲兵拼死掩护下,武阳带着残余部队奋力杀出缺口,退了回来。

荀仲业也未深追,只是命令士兵加固缺口处的防御。

武阳的亲自突击被击退,对靖乱军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

日暮时分,清点战果,这一整天的猛烈攻城,靖乱军付出了伤亡近三千人的惨重代价,虽然估计也斩杀了约两千守军,但未能取得任何决定性突破,庆城依然巍然耸立。

第五日,

经过连续两日的惨烈攻城,尤其是昨日武阳亲自突击受挫,靖乱军的士气明显开始低落。

士兵们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凝重,军营中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伤兵的呻吟声不绝于耳,粮草消耗巨大,而城墙似乎依然遥不可及。

武阳在大帐内踱步,眉头紧锁。

他收到了赵玄清飞马传来的捷报——太湖已克,正率精兵回援。

这消息带来了一丝希望,但也增加了他的压力。

若不能在赵玄清回师前取得重大进展,他这主帅颜面何存?

更重要的是,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大,蒙骜率领而来的援军或者其他方向的敌人可能随时会出现。

“元帅,士卒疲惫,强攻恐非良策。是否暂缓攻势,围而不打,等待赵将军回师再做计较?”韩章建议道。

武阳停下脚步,摇了摇头。

“不行。荀仲业老贼巴不得我们围城。庆城粮草充足,我们耗不起。而且,我军士气已挫,若不能尽快挽回,恐生变故。”

他走到帐口,望着远处那座如同巨兽般盘踞的庆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荀仲业……此人乃庆城支柱。若他能被击垮,庆城守军必然崩溃。”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念头在他心中形成。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帐中诸将。

“传令下去,明日巳时,于东门外,本帅要亲自挑战荀仲业!”

帐中一片哗然。

主帅单挑,风险极大。

胜则士气大振,败则全军动摇。

“元帅,万万不可!您身系全军安危,岂可轻身犯险?”

众将纷纷劝阻。

“我意已决!”

武阳斩钉截铁地说,

“荀仲业年事已高,我正值壮年,有何惧哉?此战,不仅要挽回士气,更要一举定乾坤!尔等做好备战准备,若我胜,趁势攻城!若我不幸……”

他顿了一下,沉声道,

“便由赵甲接替指挥,按原计划行事,等待赵玄清部回援!”

众将见武阳决心已定,知道无法更改,只能领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