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县衙论罪(2 / 3)

加入书签

这位县令。

徐安的脸上带着长途策马而来的红晕,眼神中充满了“愧疚”和“惶恐”,姿态谦卑至极。

但武阳何等人物?他敏锐地捕捉到徐安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平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

他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一笑,伸手虚扶:“徐县令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同会县能有今日之气象,徐县令治理有方,功不可没。些许宵小,不足挂齿。”

“将军谬赞!下官实在汗颜!”

徐安顺势起身,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神情。

“同会县能有今日,全赖将军当初高瞻远瞩,定下漆业大计,又派贤能相助(他巧妙地避开了王策的名字)。下官不过是谨守本分,依令行事罢了。若无将军恩泽,何来同会今日之繁华?”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了武阳,又撇清了自己与王策、尹文的直接关系,暗示自己只是“依令行事”,被架空了。

武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目光扫过周围依旧激动的人群,对徐安道:“此地非谈话之所。徐县令,借你县衙一用?”

“将军请!县衙早已洒扫干净,恭候将军莅临!”徐安连忙侧身引路。

一行人移步县衙。

肃穆的公堂之上,武阳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赵玄清按剑侍立一旁,龙七等瞑龙卫则如幽灵般隐入暗处。

徐安恭敬地在下首陪坐。

“徐县令,”

武阳开门见山。

“此次本将前来,除处理些私务,亦是为化州郡事。不日,本将将正式接手化州郡军政。同会县乃本将故地,更是化州漆业重镇,此地治理,关乎全局,至关重要。”

徐安心中狂喜,面上却愈发恭谨,立刻起身躬身道。

“下官明白!将军放心!徐安定当殚精竭虑,夙夜匪懈,整肃吏治,安抚民生,绝不负将军重托!同会县,永远是将军最坚实的根基之地!下官愿为将军马前卒,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他立刻表了忠心,姿态放得极低。

武阳点点头,对徐安的态度似乎还算满意。

他话锋却陡然一转,声音也冷了几分:“治理地方,首重吏治清明。今日之事,徐县令想必已有所耳闻。尹文、王策之流,祸乱乡里,罪不容诛!”

徐安心中一凛,知道戏肉来了,立刻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是!下官…下官亦有失察之罪!那尹文仗着尹家之势,王策…王策更是仗着曾是将军旧部(他故意点出王策与武阳的旧关系),骄横跋扈,下官…下官位卑言轻,虽有心整治,却屡遭掣肘,力有不逮啊!每每思之,夜不能寐,愧对将军,愧对同会百姓!”

他恰到好处地诉苦,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权奸压制的受害者形象。

武阳没有接他诉苦的话茬,只是淡淡地道。

“本将既已出手,自当除恶务尽。关于此二人罪状,已有详查。”

他话音刚落,公堂侧后方的阴影里,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走出几人。

为首的正是苏落,依旧是一身利落的黑衣,面容冷峻,手中捧着一叠厚厚的卷宗。

他身后跟着另外两名气息沉凝的瞑龙卫。

苏落径直走到堂中,将卷宗恭敬地呈递给徐安,声音清冷无波。

“徐县令,此乃尹文、王策二人罪证卷宗,共七条大罪,人证、物证、口供俱全,请过目。”

徐安心中又是一震,暗叹武阳手下办事效率之高,手段之狠辣。

他连忙接过卷宗,却并未翻阅,而是看向苏落,等待宣读。

这是一种姿态,表示对武阳权威的绝对服从。

苏落目光扫过公堂,清冷的声音如同宣读判决,在肃静的大堂中清晰回荡:

“罪一:尹文,倚仗尹家权势,垄断漆业,强压收购价格,盘剥漆农,致数百户漆农生计困顿,家破人亡者十数户!”

“罪二:尹文、王策勾结,巧立名目,以‘行商税’、‘治安费’、‘茶水钱’等名义,长期敲诈勒索同会县大小商贩,数额巨大,中饱私囊!”

“罪三:尹文、王策,强占民田、民宅、商铺数十处,以扩充其漆园、货栈,受害者敢怒不敢言!”

“罪四:尹文,多次当街行凶,殴打无辜百姓致残致伤者,不下二十人!”

“罪五:尹文,半年内,强抢民女三人,其中一人不堪受辱自尽而亡!另两人被其囚禁凌辱,生不如死!”

“罪六:王策,身为县丞,滥用职权,包庇尹文及打手所犯命案三起,篡改卷宗,冤杀无辜顶罪者两人!”

“罪七:王策、尹文,为掩盖罪行,买凶杀人灭口,涉及知情者及苦主家属,共五人!”

每一条罪状念出,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公堂之上,敲击在徐安的心头。

他虽早知二人恶行累累,但当这七条沾满血泪的罪状被如此冰冷、清晰地罗列出来,其震撼力依旧让他感到窒息。

尤其是第五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