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卫钟归降(2 / 2)

加入书签

“我不能。”武阳直言不讳,语气毫不避讳,“我不能保,但我能以身试之,以心交之。若有一日我弃义忘恩,置百姓生死于度外,任你提头来取。”

这一句话,胜过千军万马。卫钟怔住了。

营帐内沉寂了一瞬,卫钟的眼神忽然柔和了一些,他缓缓起身,整肃衣襟,朝着武阳抱拳一礼:“武将军之言,卫钟铭记于心。若将军不弃,卫钟愿效犬马之劳。”

武阳见状,大喜过望,立刻上前扶住卫钟的手:“好!好!将军此举,实乃我军之幸,亦是百姓之福!”

随即他转身吩咐赵甲:“速备酒宴,为卫将军接风洗尘!”

赵甲朗声应诺,帐外很快传来号令传达的动静,不多时,一席简朴而不失热诚的宴席便在大营中备好。

酒香四溢,灯火通明,武阳、赵甲、钱乙、严林、谢戊、孙丙、李丁皆列席其间,卫钟被请至上宾之位,虽略显拘谨,却也未推辞。

一杯酒下肚,武阳亲自为卫钟斟酒:“卫将军,今日能得你归心,我当再敬你一杯。”

卫钟举杯还礼,微微一笑,道:“我虽投靠将军,然有一事必须明言。”

众人闻言,皆止住喧笑,望向卫钟。

“潘峰虽为敌将,然昔年我家遭祸,正是他派人相救,亦赐粮草,助我渡过难关。此恩在我心中铭刻至今。若将军日后要攻潘峰,卫钟虽效力于你,然此战,恕难为将军效死。”

话音落地,帐中气氛一时凝重。武阳微怔,旋即沉吟不语,显然对这一结果略感意外。

赵甲眉头一挑,正欲出言,武阳却摆手示意不必。

片刻后,武阳轻轻点头:“将军忠义之心,令我钦佩。潘峰一事,我自有打算,不强将军为难。”

卫钟闻言神色缓和,接着说道:“然则,我可代将军镇守巴镇、郑南、西州三地。将军收编张威残军,谢必安必知情,一旦来犯,后方便岌岌可危。若我守之,将军便可无后顾之忧,专心北征潘峰。”

此言一出,武阳双眼一亮,连声称好:“如此甚妙!我本忧谢必安之变,如今将军愿为后盾,此乃上策!”

赵甲也咧嘴一笑:“卫将军果然是条汉子!”

酒酣耳热之际,众人渐渐放下拘束,卫钟亦从最初的谨慎中脱身,慢慢融入气氛。他与钱乙谈战阵,与谢戊聊旧事,与李丁共叙边关风雨,席间欢声笑语不断。

酒过三巡,菜至五味,卫钟已笑谈自如。他举杯向武阳敬道:“武将军,我敬你为人,敬你胆识,今后愿随你征战沙场,扫尽奸宄,为百姓立功!”

武阳起身还礼,众人也齐声高呼:“敬卫将军!”

夜色深沉,帐中灯火映照着众人欢颜,那一刻,铁血与义气交织,忠诚与理想共鸣。卫钟的归顺,不止是一员虎将的投靠,更是靖乱军一道新希望的开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