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把船靠上去(2 / 3)

加入书签

;伊森仔细听了片刻,可偏偏从谈话的方式来看,他们又无限接近于真正的人类,没有死板的套话,也没有AI式僵硬的说话模式,他们会谈到各自的职业、家庭,还有他们近期遇到的种种趣事,倘若没有了读心术,没有任何人能想到他们大脑空空。

    很显然,他们并不知道这艘星舰的命运。

    在地中海先生的故事中,它迷失在了黑洞深处。

    他的祖父打来了最后一通电话,试图将船上发生的事告诉自己的家人,船员们都疯了,甚至那些疯掉了的船员中也包括祖父本人,也许他们还活着,又或者都被黑暗扭曲成了怪物。

    伊森穿行于人群之间,星舰的结局与船舱里热闹的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最终,这艘承载了真理之城人们希望的星舰既没能抵达帝国,也没能回到它的故乡。

    不多时,伊森忽然停下了脚步。

    他在攀谈着的人群里看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其中一位看起来六十多岁了,标志性的地中海式发型,他的双目炯炯有神,五官看起来要比地中海先生冷峻许多,而正在与他判断的女性也注意到了伊森和凛冬,远远地便冲着他们招了招手。

    “这位是杜亚先生,先驱者号的船工。”

    庄晓主动为双方介绍起彼此来,“这位是伊森先生和他的太太。”

    “我听说过你们。”杜亚眼前一亮,“麻薯理工的高材生,空间折跃技术的奠基人之一……没想到你本人竟然这么年轻!”

    伊森知道“梦境”的时间流速是异常的,这是“梦境”存在的第六日,但从时间的维度来看,距离他告别三位教授的时间跨度很可能已经过去了数个月甚至一两年之久,他无法判断确切的时间,因为三位教授对于空间折跃技术的研究并没有记录在《真理之城》一书中。

    真理学社的先哲从不知晓西郊研究所的存在,还有掩藏于城市之下的大型避难所。

    杜亚主动向两人介绍了他的人生经历。

    早年在航天部门工作,后因为技术过硬被调到了“共识尖碑”工作,在决定出动星舰的当天,他就被响应了民主议会的调遣,主动投身到了这场伟大的事业之中。

    谈话间,几人便在庄晓的带领下来到了餐厅。

    高档豪华的装修,非常符合这个区域人们的身份,菜单上的价格看得凛冬直皱眉,自从她开始自学烹饪以来,每天的食材都是她和小暗去买的,看着那些并不昂贵的食材摇身一变翻了几十倍的价格对她的认知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说起来我一个孙子,年纪比你要小一些,现在正准备念初中,我一直都想把他送去像麻薯理工这样的地方读书。”

    杜亚的谈吐方式更接近那段植入记忆中的部门领导,伊森猜测杜亚很可能就是那位地中海领导的原型,但由于身份的变化,他变得客气健谈了许多,也在彼此熟悉后谈到了他家庭。

    家庭和睦,六十多岁就了却了抱孙子的心愿。

    “只可惜那个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在班上成绩一直都在中不溜晃荡,心思也不在那上面。”

    看似平淡的谈话,却让餐桌上的气氛变得凝重了许多。

    庄晓的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太自然,他们都知道杜亚提到的孙子就是两天前在被邻居发现在公寓里自杀的杜立。

    正当伊森认为杜亚会像大多数长辈那样希望他向小孩分享一些实际上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时,这个小老头却话锋一转,乐呵呵地笑了笑,“但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事都能遂人愿,我也看开了,如果他不是读书或者搞工作的料,就让他当个普通人快快乐乐的生活也好,那小子虽然不怎么爱学习,但性格没什么问题,等他长大了还能找不到个工作不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