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出发斯德哥尔摩(1 / 4)

加入书签

    2011年11月30日,距离洛珞出发前夕,京城西山。

    窗外寒风凛冽,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洛珞站在领导面前,一身整洁的深色西装,胸前的国徽微章在灯光下泛着庄重的光泽。

    虽然他已经先后主导了两个国家级工程,参与的更是不下五个了,但如此正式的佩戴国徽的场景还真是屈指可数。

    再过三天,他将启程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华国历史上第一枚诺贝尔物理学奖。

    领导示意他坐下,自己则缓缓踱步到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山峦,沉默片刻,转过身来,目光如炬。

    “洛珞同志,恭喜你,这枚奖,不仅是你的荣誉,更是国家的荣光。”

    领导声音沉稳,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若单为领一枚奖牌,哪怕是诺奖,国家也断不会如此兴师动众,他更不会在临行前单独会见诺奖得主,政治属性再强烈,终究不过是个奖项而已,只是……这个人是洛珞就会显得格外不同。

    盘古堆的点火成功,伏羲堆的商业化蓝图,尤其是‘龙睛’构型那令人难以置信的Q值跃迁潜力——这才是真正搅动世界格局的力量核心。

    它们改变的,是能源的根本规则,是国运的基石。

    而这一切的关键钥匙,在落落的手中,这才是那些潜藏在阴影中的目光真正觊觎的东西。

    所以……

    “斯德哥尔摩之行,不是单纯的学术之旅,西方一些人,正虎视眈眈想借机生事。”

    洛珞微微颔首,他清楚领导所指——很多国际上的情报机构已将洛珞列为最高优先级目标,企图窃取盘古堆核心参数或小梅的AI架构。

    更甚的是,现在的国际舆论对他们并不友好:10月,洛珞获奖前夕,欧美媒体还在炒作某种“威胁论”,质疑盘古核聚变技术的来源。

    领导继续道:

    “你的安全,组织已安排妥当,之前的行动就是警告,但外交上,你代表的是华国,记住,态度可以强硬一些!”

    “强硬?”

    洛珞问,声音平静却带着探究。

    领导从秘书手中接过一份文件,轻轻放在茶几上:

    “看见瑞典那边的颁奖词了吗?‘用数学之美驯服混沌湍流…为聚变之火铺就理性之路’,写得漂亮,但他们都明白,这荣誉的分量,是风洞的验证、是气象模型的提升,归根结底,是你们在黄泽岛点起的那把实实在在的‘火’,烧穿了纸面理论。”

    他指的是盘古堆的成功运行,赋予了洛珞湍流理论无法辩驳的实证根基。

    “他们问起你的理论如何指向聚变成功,你会怎么说?”

    领导看似随意地问,目光却带着考校。

    洛珞简单思索了一下:

    “太阳的能量也来自混沌的聚变,人类所做的,不过是用方程给它套上理性的缰绳。”

    这个回答,既指向他获奖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研究,也巧妙关联了可控核聚变工程的核心挑战:约束狂暴的等离子体。

    领导眼中闪过满意,随即看向阴影处:

    “说说情况吧。”

    秘书向前一步,手里拿着一个薄薄的加密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严肃的脸。

    他调出一张复杂的航线图投影在墙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