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史上最昂贵的流星雨(2 / 6)

加入书签

sp; “三小时前,海南遥感站截获其跳频指令。”

    周部长调出密码学分析报告:

    “密钥矩阵与2010年‘棱镜门’曝光的NRO后门程序同源。”

    他环视全场:

    “结论明确:这十七颗‘太空野狗’,全部由美国情报机构遥控!”

    ……

    这场会议仅仅是周部长的汇报工作就足足持续了四十多分钟,大量不为人知的“无主”卫星被一颗颗的揭露出来。

    这些全都是他们最精锐的情报人员在付出了许多代价后才拿到的,每一条情报都可谓是来之不易。

    最终,整理出“无主”卫星共五十四颗,有些是已经在启用中,传输过不少他们情报的,也有些至今都还在潜伏中,留作以后可能发生更重要的用途,不过……也没什么以后了。

    是的,今天会议的目标正是这些悬在他们头顶的家伙。

    之前他们不动手一方面是没有这个必要,有些卫星只是他们知道的,肯定还有在他们探测之外的,想要一举让敌人变成瞎子,除非真正撕破脸的大面积覆盖式打击,但轻易肯定走不到这一步。

    更重要的是,之前尘埃之怒的技术受限,纳米虫群很可能变成太空霰弹枪,一旦“伤及无辜”,这就将变成一场国际纠纷,到时候肯定是他们理亏,没有这个必要冒险。

    当然了,还有一个同样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

    大规模纳米集群炸弹的成本十分高昂,尤其是在研发之初,要是同时进行几十颗卫星的定向打击,其花费完全不亚于大规模动用核武器。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洛教授出国在即,除了他们的防伪措施肯定要做好外,硬实力的震慑同样不能少。

    很不幸……这些“无主”的卫星被选中了。

    当然了,也是因为如今他们的技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了,之前一直遮遮掩掩的不肯露面,是因为没到时候,现在是时候亮个剑了。

    随着情报部的汇报结束,曹部长和张书记各自把目光看向了总装负责尘埃之怒项目的装备司司长,各技术部高层,以及科工委下属几个研究所的院士,教授,工程师们。

    率先开口的是轨迹分析。

    “目标轨道根数已迭代解算完毕。”

    轨道动力学组的陈博士调出参数界面:

    “‘渡鸦’立方星集群近地点317公里,‘哨兵-0型’逆行轨道倾角108.4度——均在‘LX-3’电磁加速通道极限射高覆盖阈值内。”

    LX-3就是尘埃之怒项目针对卫星集群研发的武器流星的代号,如今已经迭代至最新的第三代了。

    会议室前方的大屏投影上瞬间构建出几十道淡蓝色弹道,与猩红轨道精准交迭。

    “初速5.7公里/秒的‘流星’弹体,配合‘银弦’项目升级的实时变轨算法,末端定位误差可压缩至厘米级。”

    能源组的李教授调出蜂巢结构模型:

    “晶尘核心聚变效率经‘星河’团队优化后,能量逸散率从12%降至3.7%。”

    她指向磁约束场模拟图:

    “环形磁镜结构升级为多级偏振聚焦阵列,能将切连科夫辐射约束在±1.5°锥角内。”

    屏幕上立刻呈现几十道细如发丝的EMP射线,精准贯穿虚拟卫星群。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