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风口制造者和跟风的人(4 / 5)

加入书签

当然了,外人眼中,这不过是个普通数据中心项目。

    盘古堆的点火成功,像一枚深海炸弹引爆了能源界。

    新闻中那句“53.8兆瓦净输出”虽然没有让全国工业电价一夜暴跌,但大家豆知道这只是序幕——虽然洛珞在西山会议定下的“伏羲堆”商业计划无人知晓的悄然推进,但能猜到的人,或者说有预料的人和企业可不在少数。

    舟山的伏羲堆如火如荼的建设,超导磁体在沪上工厂扩建,哈电集团的涡轮机叶片升级图纸静静躺在洛珞桌上。

    廉价电力是未来产业的基石,洛珞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超算帝国,为“小梅”打造家园;他甚至搁置了移动电源研发,转投AI战场。

    可这些,只藏在时光科技顶层决策的黑箱里。

    媒体却大肆渲染时光科技的“风向标”行动。

    《经济日报》头版标题刺眼:

    “聚变能源红利!时光科技斥资30亿打造超算中心,剑指AI时代!”

    报道只提宁波数据中心“为降低耗电成本设计”,却并不了解时光科技和洛珞的底气,至于研发进展和小梅的存在,他们就更是一无所知了。

    坊间传言甚嚣尘上:有人说洛珞要造“聚变充电宝”,有人说他布局“云游戏服务器”。

    在贴吧热帖#数学家演员搞核聚变#评论区,创业“导师”们高谈阔论:

    “时光科技押宝计算机硬件,准错不了!电费这么便宜,谁不做谁是傻子。”

    于是一股盲目的跟风狂潮,在全国蔓延开来。

    深圳科技园,“飞鱼网络”CEO陈明摔下报纸,眼里烧着赌徒的光。

    “时光敢砸钱搞超算中心,就是吃准了电费降到0.3元/度!宁波离盘古堆近?那咱们去更便宜的地方!”

    助理提醒他华东电网均价丝毫没有降低,他则是拍桌吼道:

    “盘古堆才53.8兆瓦,等未来堆子多点,一度电一毛都有可能!”——他浑然不知,洛珞的“伏羲堆”商业化在即,目标是将电价压至传统能源的零头。

    几天后,陈明带队冲进甘肃酒泉的风电基地。

    黄沙漫天的荒原上,他指着废弃的硅片厂房对地方官员画大饼:

    “这儿改数据中心,电价按风电结算!盘古堆都点火了,新能源就是金山!”

    如今华国IDC产业因高电费困守北上广,阿里云刚成立一年。

    如今,电价下跌的可能大肆触发“机房西迁”热潮:贵州山区溶洞被改造成“地下云谷”,武汉光谷企业抢购二手服务器机柜,淘宝上“聚变兼容机架”设计图销量暴涨。

    工信部数据监测显示,Q3全国数据中心新立项同比激增280%,可所有人误以为“盘古堆53.8兆瓦是巅峰”,殊不知洛珞的伏羲堆设计功率是其20倍。

    地级市开发区的招商广告铺天盖地:

    “学时光科技,用一度电赚十分算力!”

    BJ中关村3W咖啡厅,烟雾缭绕中,“脑洞工坊”CTO刘锐挥舞着手机。

    屏幕上,时光科技招聘AI工程师的广告滚动不停。

    “洛珞是演员转数学家搞聚变,我们也能跨界!——唐诗AI教育软件!”

    团队哄笑,连夜调出积灰的服务器,申请“聚变优惠电”专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