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文武双全洛教授(5 / 6)

加入书签

员扮演的反派围攻下,他身手矫健地闪避、格挡,甚至利用环境反击,与保护加里时显露的温柔形成强烈反差。

    但双拳难敌四手,剧本设定他依旧落入下风,在保护加里的核心信息时,被狠狠压制、重创。

    刘艺菲饰演的加里在远处感应到依德的危机核心信号,爆发出惊人的战力破开阻碍冲回现场,看到倒在地上、白袍染血的依德时,那份愤怒与悲恸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不仅是保护者受伤,更是“恋人与伙伴”濒临死亡带来的巨大情感冲击。

    很快,依德倒地,剩下的变成了刘艺菲一个人的独角戏。

    她与反派们的最终对决,因为这份融合而更加惨烈和具有情感驱动力。

    卡梅隆在监视器后看着刘艺菲表演那复杂的眼神变化,再看洛珞演绎出的那种为了掩藏身份不愿使出全部力量最终招致祸患的困境与坚忍,忍不住向洛珞低声感叹:

    “洛,这个‘融合’的代价太棒了!这比单纯的角色牺牲更具力量。”

    是的,原著里加里遇到的少年雨果,他的故事线更加黑暗和悲剧:

    他痴迷于去撒冷,最终在攀爬连接管道时被防御系统切碎身亡,加里只能抱着他的头悲痛欲绝。

    整体的色彩黑暗、残酷、阴郁,充满哲学思辨和悲剧色彩。

    这一结局比卡梅隆改编电影惨烈得多,比起洛珞的剧本也更加灰暗。

    但……这可不是电影,尤其是科幻大片所需要的。

    如果电影能有内涵、真实、深刻自然很好,但如果是一道选择题,尤其是另一个选项是很带感的剧情时,那么不用犹豫,无脑选择后者。

    就像《流浪地球》和《深空防线》,虽然因为洛珞的原因,这两部电影在国内市场目前都取得了几乎极致的成绩,各自豪取了三十多亿的票房,而且前者因为首部3D电影,以及大量符合国人认知的剧情,评价还要更高。

    但是在北美市场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深空防线》无论是评价还是票房都要远超前者。

    《流浪地球》当时在北美只拿到了一亿多美元的票房成绩,换算成人民币也不过是不到十亿,这固然有当时下映较早的决策原因在。

    但是《深空防线》在北美上映时间也就比前者多了一个月,票房却足足多出去了两个亿,是的,《深空防线》直到全球下映时,单是北美市场就豪取了三亿多美元的票房,整个海外市场加一块足足六个亿。

    这是什么概念,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深空防线》最终全球票房突破了八十亿人民币,比《流浪地球》的票房成绩多出了足足一个国内市场。

    要说二者的特效、道具、演员演技有差距,那是肯定的,但一定是后者要更好。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一结果呢。

    是的,就是《深空防线》个人英雄色彩浓郁的剧情,更加符合人们对科幻大片的喜好。

    在这一点上,任凭《流浪地球》说破大天,它也只能依靠着国人的文化素养进行崛起,而无法传播出去,谁让老美认可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呢,他们爱看的就是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戏码。

    至于那种明显更加真实的自救行动,全世界所有人一同携手努力的东西……他们并不是很想在荧幕上看到。

    因此,《流浪地球》这种洛珞并未大开大合的改动,但《战斗天使》这个无论原著还是改编都不太本土化的东西,洛珞自然是打算彻底商业化。

    怎么爽,怎么来。

    数字摄影机的红色指示灯持续亮着,无声地记录着京郊寒风里这场钢铁与代码、人性与机械交织的宏伟之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