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战忽局局长洛珞(1 / 6)

加入书签

    国家会议中心的闪光灯海渐熄,发布会圆满落幕。

    聚光灯下的洛珞,用清晰、沉稳的声调,为《战斗天使》的创作意图盖棺定论:

    一部探索科技与人性的哲学思辨之作,核心并非在机器人或人体改造技术的具象展示。

    台下的记者们或点头,或快速记录,现场秩序井然。

    安保严密的氛围也让任何尖锐的质疑显得不合时宜,以至于这场发布会的氛围十分融洽,即便是鲁豫和易立竞一块到场,恐怕也一样得老老实实的提问。

    对于洛珞时隔这么久终于露面,但也只是简单的在发布会上回答了几个问题便匆匆离场,粉丝和观众尽管不舍,但也没有过于吵闹,即便这里面不乏从昨天就开始守在这里的铁杆粉丝。

    洛珞的习惯他们也都了解,喜欢用作品说话,别说现在身份大不一样了,即便是拿到菲尔兹奖以前,也从来不会在各种典礼晚会上露面。

    无论开机发布会也好,首映发布会也罢,从来也都是长话短说,更别提搞出什么话题炒作了。

    当然了,现在他的身份和涉及到的内容也不适合炒作,即便洛珞敢说,台下也没有一家娱乐媒体敢往外报。

    只不过……洛珞自己不说,不代表网友们不会猜。

    是的,当洛珞一行人离场,网络世界与现实短暂的秩序感瞬间脱节,酝酿已久的风暴才真正掀起。

    那个名为“洛神为什么会拍《铳梦》?难道真要搞机器人?”的问题,像一簇火星,精准地投入了由兴奋、好奇和天然的不信任感组成的干柴堆里。

    首先炸开的并非情绪宣泄,而是看似“有理有据”的分析。

    科技博主迅速搬运整理了《铳梦》原作中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科技设定清单:高度拟真的机械肢体、神经链接技术、人体改造手术、悬浮在空中的反乌托邦都市……每一项旁边都配着简要的技术背景说明。

    他的帖子立刻成为核心讨论区。

    热评第一条被顶上:

    “洛神发布会说的是‘哲学探讨’。”

    但下面紧跟着反驳:

    “但在盘古堆点火前,《流浪地球》里就已经有‘烧石头’的构想变成现实了!哲学探讨?当然有!但谁敢说这背后没有硬技术的影子?”

    紧接着,一个模糊不清、带着“拾光内部人士小号”标签的截图开始疯传。

    截图里的文字赫然是:

    “温总亲口问过洛神:拍这个是不是真要搞机器人?”

    尽管没有上下文,也没有语音实锤,但这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溅入冷水,瞬间引爆。

    “实锤了!内部都问过!”

    “洛神当时怎么回的?快说啊!”

    “回复没说!但这问题本身就够说明问题了吧?”

    各种推理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登上热门话题榜。

    一篇题为《从盘古到赛博格:洛神的下一步,是否在书写人类增强的蓝图?》的文章,将洛珞的科研路径与《铳梦》中的技术进行了系统性关联推测。

    另一篇《技术代差的野望:洛神拍片,意在军备?》则大胆假设:

    “可控核聚变带来近乎无限的能源,外骨骼、军用机器人、单兵作战系统……岂不是水到渠成?这部电影是否在给未来的‘时光机甲’铺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