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唯一受害者《深空防线》上映了(4 / 6)

加入书签

  完全不顾及洛珞作为世界级学者,已经是全力平衡剧情合理和戏剧性冲突的结果了。

    如果纵向对比总能挑出问题,但横向看过去,其实论起科幻与现实的理论合理性,跟《流浪地球》比,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奈何总有人在这一点上挑刺。

    这一点在评分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豆瓣、时光等主流平台的《流浪地球》页面上,新增了大量的“一星”差评。

    这些评分背后,有的可能是失望观众的真实反馈,但报告分析指出,相当部分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极强的“刷差评”特征。

    这使得影片的平均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

    比如豆瓣评分从曾经的9.3,滑落到了8.6区间。

    这是一个可见的数字变化,但远未达到“腰斩”或“崩塌”的程度。

    它更像是在一件已成艺术品的雕塑上,添了些许划痕或污渍,惹人不快,却无损其主体结构的宏伟与价值评判的多维度性。

    影片作为华语科幻里程碑的地位、其引发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工业化探索上的巨大成功,绝非单一分数所能定义或抹杀。

    而本该最受影响的电影收益……其实毫无影响。

    因为舆情风暴掀起的风浪,最终撞上的是一座已尘埃落定的堡垒。

    《流浪地球》轰轰烈烈的公映早已在数月前以震撼业界的38.17亿票房完美收官,影院秘钥准时终止,票房的数字成为了无法更改的历史,静静躺在各大电影数据库的顶端。

    票房收入早已落袋为安,结算完毕。

    至于周边销售?数据清晰地显示,在电影下映后,由狂热粉丝和部分出于爱国热情观众支撑的峰值购买潮也已自然消退,进入了一个更符合常态市场规律的平稳期。

    舆论风波对于这早已结束的“购物季”,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销售曲线平缓下滑,与网络上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但这场舆论对洛珞乃至他旗下的公司就没有丝毫影响吗?

    当然不是,随着时间推移,拾光映画继《流浪地球》之后再次推出的重磅科幻大片——《深空防线》终于要迎来首映。

    虽然这部戏是洛珞当初为了赚积分,亲自拍板筹拍,提前开始拍摄的。

    但用着跟《流浪地球》一样的制作组、道具组和特效团队,加上洛珞本人都认可的剧情,其质量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历时半年多的拍摄,再加上一年的特效制作,如今这部戏也终于要迎来了他的首秀。

    这无论是对于拾光映画,还是整个制作组团队都是十分重要,且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

    因为这部剧洛珞仅仅是客串了一个配角,剧本改编也没有深度参与,无论是导演还是编剧团队都是拾光的内部人员。

    对于他们来说,颇有种——第一次证明自己的感觉。

    只能说过往洛珞的光芒实在有些耀眼,尽管这两年他很少露面,更没有什么新作品出来,拾光自行筹拍的一些影视剧也取得了一些好成绩,但跟过往洛珞的成绩相比,实在是拿不出手。

    这固然是对于洛珞的极大认可,但对于拾光的其他人来说,尤其是导演和编剧们,无疑是一种打击。

    因此,《深空防线》这部原创之作,被他们视为自我证明之战,意义非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