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给夸父工程添上血肉(3 / 5)
他确实很想看到聚变之火点燃的那一刻,而且在此之前他其实只想在自己负责的EAST上看到这一幕。
但是现在……
他深吸一口气,那份属于学者的冷静和责任感重新占据了上风。
他的手指,点向了摊在桌面的一份内部通讯录和人员评估报告。
“路总要有人走……”
万明远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割舍后的决断:
“材料关,是的第一道命门!多层仿生蜂巢结构,极端的辐照、极端的温度、动态的液态金属浸润……这事,非王启明不可!”
指尖重重落在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标识旁。
“他对这方案的精妙之处一眼洞穿,更知其实现的艰难,只有他扛得起这面旗,也只有他能把那套理论框架压进现实,建专用的极端辐照环境测试平台,不计代价攻关材料!”
张云超眼神一亮,立刻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记下这个名字:
“好!王启明,担纲第一壁材料体系!科学院保障到位!”
万明远的手指如棋手落子,没有丝毫犹豫,又精准地向下滑向另一个名字:
“能量循环的血脉——液态LiPb三合一的流动、散热、氚增殖,在强磁场下的稳定闭环和精密流控!这份流型图谱的精妙与凶险,只有一个人能驾驭:周建军,给他建磁场下液态金属的专用实验回路!边建边探,摸清稳定性的边界!”
“明白!”
张云超立刻记下。
“束缚那亿度核心的笼子——微型高强超导磁体!”
万明远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流畅,手指点到了西南物理研究所:
“磁箍缩的瞬时强场不是稳态约束!微型化集成的死结、高温超导的极限、电磁力的平衡、毫秒级的控制响应,这系统工程,只有李卫国这个老工程师能捋得清!”
“他扎根大型装置几十年,最懂得如何让复杂的蓝图扎根大地!让他牵头,整合全国尖端的超导团队,成立联合攻关组!”
“李卫国!磁体与动态约束系统总负责!协调由西南所统筹!”
张云超的再次写道。
万明远的目光最后落到激光系统要求那骇人的指标上:
“点火之矛!超强脉冲激光阵列!毫秒级的精度,10^22 W/cm的狂暴!这几乎是要再造一套激光系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陈光华!”
“他对高能激光的狂热和执着,能点燃这把‘太阳’前的引信!启动预研,新材料储能、真空强场开关、光路同步控制,基础环节重新来过,这任务他接得住!”
“陈光华!激光点火系统负责人!”
张云超继续写道。
万明远没有停歇,语速沉稳,又接连点出几个关键位置:
“理论模拟与验证平台,洛教授和水木大学这边搭建最佳,需要超算专属通道……强辐照环境电子系统集成,非秦峰院士不可……爆发能量的收集转化,谢红兵研究员的工程经验无可替代……还有靶丸制造与燃料注入时序控制,赵海波教授……”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横亘在“夸父”路上的雄关隘口;每一项任命,都意味着一个领域的尖端力量将被集中调动。
办公室里的空气从凝滞、对抗,终于变成了高速运转的齿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