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布满神谕的白板(2 / 3)

加入书签

嵌入算子\mathcal{E}与涡度张量\omega \otimes \omega的耦合形式。

    那并非单纯的激动,而是一种近乎朝圣的确认——拓扑学大师的大脑正以最高速重新编译这套由调和分析驱动的几何语言,试图从逻辑底层验证这惊世一刀的严密性。

    数排之隔,布尔甘依旧趴在桌子上,笔尖狂舞。

    他完全不顾那纸上早已布满潦草推演,直接用红笔凶狠地圈出洛珞推导中黏性项的关键作用:

    [\frac{d}{dt}|\omega(t)|{L^\infty}\leq -u \mathcal{D}(\mu_e,t)|abla \omega|{L^2}^2 ]

    那个带着绝对权威负号–的项!这绝非简单的能量估计,而是洛珞将新锻造的“几何手术刀”精准刺入湍流奇点爆破机制的核心命门。

    布尔甘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对着同伴低声呢喃:

    “黏性!他不是在压制能量…他在重塑能量的传递链!看那个双曲嵌入模的尺度变换…天才!简直是魔鬼般的天才构思!”

    唯有陶哲轩的动作截然不同,也最为激动。

    “Negative SIGN!”

    他突然大喊一声,膝盖撞得前排椅背砰然作响。

    他还沉浸在洛珞把他的离散谱波包重组成了连续流体几何结构中。

    是的,即便是他们这样拿到过数学界最高奖项的大牛们,此刻也只是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跟上了洛珞的过程。

    至于完整的证明思路……别说判断正确与否,连他们最擅长的领域,他们也只是勉强跟上了,更别说整个过程了。

    “陶教授,N-S方程解的存在性证明真的成立吗?”

    “布尔甘教授……”

    “沃恩·琼斯先生……”

    类似的问题几乎同时在会场里最顶尖的几位学者身边响起,然而他们得到的回答却也几乎一致。

    “现在就给出答案这太草率了,谁能在现场就……”

    陶哲轩摇头苦笑,这种事怎么可能现场就认定的呢。

    不过说到一半他才恍然,这个没办法现场判断正确与否的证明,却是有人凭一己之力在刚刚现场推导出来的。

    同样是不可能,明显后者的难度更大。

    这么看来人家这么问似乎也不是那么奇怪了。

    只是如此一想,真的是一股挫败感油然而生。

    作为本届大会的菲尔兹奖得主,年仅三十一岁的他,已经是无数人眼中的天才,但此刻看向讲台上的洛珞,依然有些怅然若失。

    不仅仅是他,这间会场里,哪个不是从小到大从无数人中崛起的天才呢?

    有多少人从上学开始就没考过第二,数学扣分比满分的情况还少,各种省市国家级的奥赛金牌比比皆是,跳级保送更是不计其数。

    但结果呢,不过是成为了此刻在后排鼓掌欢呼,为又一个千禧难题被解决的兴奋不已,实则连证明过程都没能看懂的新人罢了。

    当然了,这其实并不能怪陶哲轩不够天才。

    因为正常来说,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能跟上洛珞1000%思维速度的人,这已经不是人类能触及的范畴了,即便是20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