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计算材料学的先驱(2 / 3)

加入书签

bsp; 当看到某个关键节点突然亮起绿光,立刻加重语气:

    “在这里嵌入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动态补偿形变误差。”

    原本抱臂旁观的材料组组长猛地站起来,保温杯磕在桌上发出闷响:

    “你知道这种合金的相变温度曲线多复杂吗?”

    “正负0.5℃容差对吗?”

    洛珞头也不抬地画出分子动力学模拟图:

    “用钪元素替代7%的铝,再叠加梯度退火工艺.”

    随着他指尖滑动,原子晶格在黑板上如乐高积木般重组,最终定格成完美的面心立方结构。

    “可是,这不符合材料学的过往认知,从来没人这么设计过。”

    一位老教授扶着眼镜盯着黑板上洛珞的构图,随即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不太了解材料学,但我了解数学,实验可能有误差,可能有各种影响因素导致结果的不同,但数学是不会撒谎的。”

    洛珞在自己最后一行的数学模型上划了条横线:

    “只是照着参数来设计材料,我相信这难不倒在座的各位专家,那么何不实践一下看看是否如此呢。”

    话音一落,实验室四处里顿时响起了嘈杂的议论声。

    “这个方案.好像可行啊。”

    随着洛珞参照【流形重构】设计的实验流程,具象化的给出了方案,几个自身的材料学教授率先动摇,似乎真的是他们的实验出了问题。

    而剩下的几个也都在犯嘀咕。

    能坐到这里的几乎都是全国顶尖的相关专家,没有一个滥竽充数的庸手,自然不难看出洛珞这套设计的厉害。

    但他们却有些难以置信,一个20岁的小年轻,这么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他们加起来上千岁的专家团队都没解决的问题。

    这是不是有点太打击人了?

    你要说数学是天才的领域也就罢了,毕竟也确实有许多著名的理论都出自那些不足三十岁的天才之手。

    费马大定理、高斯的《算数探讨》、阿贝尔:的代数方程及椭圆函数。

    更不要说牛顿的《微积分概念》了。

    但是材料学的研究不同,那不仅需要精密的计算和设计,还需要大量的实验来验证成果。

    目前他们还从未听说这一领域有过洛珞这样的学者,仅靠单纯的数学和理论知识,就设计出了“完美”的方案和材料。

    这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但事实摆在眼前又容不得他们不信。

    “老师,如果他说的是对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材料学发展将更进一步。”

    坐在下面的有一位仅仅三十七岁的复旦教授,对着他的老师询问道。

    作为今天在场除去洛珞以外最年轻的专家,他能坐在这里,已经证明了他的天才。

    不过他依旧无法完全理解洛珞的这番理论。

    “岂止是更进一步那么简单”

    老教授微微摇头。

    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服役性能是材料研究的四大要素,传统的材料研究以实验室研究为主,是一门实验科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