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明显是有意巴结(1 / 2)
赵福田的吉普车稳稳的停在了吴应龙的家门口,轮胎碾过院门口那片刚被压实的黄土路,出轻微的摩擦声,车身上还沾着些沿途的尘土,像裹了层薄纱,却在这满眼土坯房的小村庄里,透着股格外扎眼的“城里气”
,引得路过的村民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偷偷往这边瞄。
吕成英是在厢房里去世的,那间常年透着潮气、墙皮都起了卷的小厢房,此刻门口挂着素色粗麻布帘,风一吹就轻轻晃悠。
遗体停在靠山墙的简陋地铺上,铺着层干净的稻草,身上盖着一床粗布被单,脸上严严实实盖着张黄扑扑的火纸,昏黄的油灯照着,影子在墙上拉得歪歪扭扭,看着让人心里紧。
屋内飘着淡淡的香烛味,混着火纸燃烧后特有的焦糊气,空气里都裹着股沉甸甸的悲伤。
周秀莲走进厢房,对着吕成英的遗体深深鞠了三个躬,吴学栋,陈淑芬,吴应凤三人,则依次跪在吕成英的遗体旁,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
周秀莲在旁边的板凳上坐了片刻,等吴应凤烧完一叠纸钱,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温声说道:
“小凤啊,这里帮忙的人比较多,阿姨根本插不上手帮忙,要不,我就先回去了,家里还有些事要安排。
等过了这三天,我再让赵师傅开车来把你们接回城里,这两天守孝,别太熬着自己,伤心归伤心,身体可得顾好,不然锦程会心疼的。”
吴应凤眼眶还红着,鼻尖泛着酸,用力点了点头,声音带着点沙哑:
“好的阿姨,我会注意的,你放心吧,您路上慢点,谢谢您特意过来送奶奶最后一程。”
接着,周秀莲又和吴学栋,陈淑芬,吴应龙,杨素素几人分别打了一声招呼,全程没往站在墙角的吴学宝和郑广琴那边看一眼——她早从吴应凤嘴里听过这对亲生父母的所作所为,知道儿媳妇打心底里膈应他们,自然也不会给半分好脸色。
打完招呼后,周秀莲便走到吉普车旁,赵福田早已拉开车门候着,她弯腰坐进去,车子一声轰鸣,很快朝着城里的方向驶去。
自从吴应凤成了市委书记胡书记的未来儿媳妇,以前总把“丫头片子,赔钱货,养着也是白吃饭,不中用!”
挂在嘴边的吴学宝与郑广琴,对这个女儿的态度简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直围着她转,说话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讨好,那股子刻意的客气,看得旁边人都觉得浑身不自在,鸡皮疙瘩掉一地。
次日一早,吴应龙家的饭桌上摆着一碗炖肉,油花浮在表面,香气飘满了小屋。
郑广琴眼疾手快,用筷子夹起碗里最大的一块瘦肉,生怕被别人抢了去似的,赶紧往吴应凤碗里送,脸上堆着挤出来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小凤啊,快尝尝,这是妈特意大清早去镇上买的新鲜肉,炖了一早上呢,知道你在城里吃惯了好的,嘴挑,特意少放了盐,你试试合不合胃口。”
吴学宝也在一旁跟着凑趣,手里端着个粗瓷碗,扒拉着碗里的饭菜,语气里满是炫耀:“小凤,你现在可是咱们吴家祖坟冒青烟才盼来的出息孩子!
不仅在城里当上了初中老师,那可是吃公家饭的体面工作,还成了市委书记的未来儿媳妇,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哪出过你这样的人物?真是鸡窝里飞出个金凤凰呀!
以后可得多提携提携家里人。”
吴应凤捏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看着碗里那块还冒着热气的肉,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的、苦的、涩的一股脑涌上来——小时候家里做了肉,她连闻味儿的份都少,更别说吃了,热馒头都得跟哥哥抢,慢一步就只能啃凉窝头,如今这般众星捧月的待遇,反倒让她浑身不自在,这反差实在太大了!
她心里的疙瘩哪是两句好话就能解开的,自始至终没抬眼瞧父母一下,更别说搭话了。
末了,她干脆拿起碗,将里面的肉连同米饭一起倒进了院角的狗食盆里,大黄狗立马凑过来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这一下,郑广琴的老脸瞬间红一阵白一阵,手指攥着衣角,嘴唇动了动,却没敢说一个字——她心里清楚,如今的女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能被她随便打骂的小丫头了,那可是市委书记的儿媳妇,是她高攀不起的存在,就算她是吴应凤的亲生母亲,可在法律上,她早就不是了。
当年为了2oo块钱,她亲手把吴应凤卖给了吴学栋和陈淑芬,后来又耍赖闹着要了5oo块,如今看着女儿这般风光,再想想那区区7oo块钱,她肠子都悔青了,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亏了”
。
更让她难受的是,儿子儿媳对他们老两口向来爱搭不理,女儿如今更是对他们毫无感情,别说叫“爸妈”
,就连“叔叔阿姨”
都懒得开口,反倒是对哥嫂吴应龙、杨素素热络得很,见面总有说有笑,那样的亲近,是她从未得到过的。
吴应凤如今在村里,走到哪儿都像带着“聚光灯”
,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有人远远看着她,眼里满是羡慕,嘴里念叨着“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