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自助餐(3 / 5)
“看好了,我只教一次。”
吴铭先熬红糖汁,没什么操作可言,就是把红糖和水同煮,煮至粘稠关火,倒入碗里晾凉,随后放冰箱里冷藏。
另取一碗,倒入适量的大米粉和豌豆淀粉,再添入清水搅拌至无稀糊状。
烧一锅水,等水面泛起鱼眼泡时倒入淀粉水,转小火边煮边不停搅拌,两三分钟后,就变成浓稠的糊糊状。
将提前准备好的凉开水取出,上面放一个漏勺,把煮好的糊糊倒入漏勺里,上面用铲子轻轻按压。
糊糊顺着漏眼掉进凉开水里,形成头大尾细的独特形态,一只只嫩白晶莹的,其实吴铭觉得更像蝌蚪,但凉虾叫起来更好听。
把凉虾捞起,沥干水放碗里,待会儿上菜时倒入冷藏好的红糖汁,搅拌均匀即可。
不等师父发问,谢清欢抢答道:“我会了!”
吴铭笑起来:“好,那就由你来做,把这里的红糖都煮了。”
他将各项任务分配下去,厨房里立刻忙碌开来。
……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苏轼、苏辙自五月抵京以来,闭门温书备考,未尝细览京师风华。今秋闱既毕,又得父翁应允,兄弟二人终可畅意游赏数日。
时隔多日,“寄应六子”再度聚首,免不了要聊聊考试,对对答案。
“妙哉!子瞻此论,思之精微,察之秋毫,层层剖断,令人叹服!”
“子中兄过誉!兄台之论,周洽圆融,指陈时务,鞭辟入里,令人拍案!”
六人平日里虽也互相推许,却多少夹杂着酬酢之意,用现代的话说,只是商业互吹,并不清楚彼此的深浅。
如今听了各自的破题思路,由衷赞叹,敬佩之意溢于言表。
时辰尚早,六人离了兴国寺,沿兴子行街往东游赏而去。
内城繁华远胜外城,街上行人如织,香车络绎,各色酒楼、店铺、摊贩夹道,喧嚣扑面,吆喝盈街。
六人且行且观,见多识广的林希肩负起导游之职,为二苏介绍沿途市井风情。
及至巍峨宫墙下,林希遥指前方巨阙道:“瞧,那便是东华门了。待来年殿试之期,贡士便由此门而入,进士及第者亦将在此门外听候天子唱名!”
二苏举目望去,但见朱门轩敞,高矗入云,门外兵士按刀侍立,赤甲映日生光,一派肃穆景象。
二人胸中霎时翻涌如潮,那股匡扶社稷的书生意气如薪投烈焰般熊熊腾起!
“行人退避!”
突如其来的叱喝声。
两辆紫帷金络的豪华车驾辘辘驶近,开道差役呼喝着驱散人群。
六人也随之避于道旁,苏轼凝目细观,只见车驾帷幔用锦,轮毂雕花,端的气派非凡!
车驾停于东华门外,侍从掀帘,两位身着深紫朝服、腰悬金鱼袋的老者从容下车。
二苏初入京师,不识权贵面容,然观其服色威仪,心知必是位极人臣者。又见二翁仪态雍容,步稳气沉,颇具“见恶不怒,见善不喜”的庄严气度。
苏辙悄声询问:“子中兄可识得二位尊驾……”
林希面露敬意,低声道:“当先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