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酸萝卜老鸭汤(2 / 4)
条,不禁暗暗点头。
经过一周的磨合,终于有点现代厨房的样子了。
谢清欢眼尖,一眼便瞧见师父今日拎回来一样新食材:“这是……毛豆?”
吴铭给出肯定答复:“你太师祖要煮盐水毛豆。”
老爷子说,以前乡下七月半祭祖要吃毛豆。这个时节的毛豆颗粒饱满圆润,用盐水煮上一大盆,祭奠完了以后,就着初凉的秋风和明亮的月色,一边喝酒吃毛豆,一边摆龙门阵,巴适惨了。
确实巴适,只是和中元节关系不大,川渝夏夜的街头,到处都是冷啖杯,毛豆下酒,早已成为固定搭配。
“盐水毛豆?”
三位厨娘面面相觑,皆不明所以。
毛豆自是知道的,正所谓“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其清新甜爽的口感和肥大圆润的形态赢得了无数食客的喜爱。
可这做法却前所未闻。
吴铭笑道:“今日让太师祖给你们露一手!”
不止一手,老爷子这个周末显然要大展身手,刚才买菜时就摩拳擦掌,干劲十足,回来后马不停蹄地取出各色食材,先从泡菜做起。
吴铭见李二郎已将老鸭子买回,本想吩咐徒弟整治,忽然想起还不曾见过何厨娘的操作,便把这活儿交给小何。
又一“领域”旁落,谢清欢嘟了嘟嘴,没说什么,故作毫不在意地给太师祖打下手。
解鸭自然难不倒何双双,以往用凡俗刀具便已不在话下,如今手握神器,刀锋所过之处,势如破竹,不多时便将四只老鸭整治干净。
吴铭看在眼里,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
不愧是东京首屈一指的名厨娘,基本功确实扎实。
继续下达指令:“把鸭子剁成块,再切些姜片和葱段,下锅焯水。”
这些属于鸭肉处理的基操,无须演示,也不必详细说明,何双双一听便明白该怎么做。
吴铭着手准备配料,从坛子里取酸萝卜、泡辣椒和少许野山椒,再取两碗泡菜水,想把酸萝卜老鸭汤炖得酸爽可口,泡菜水不可或缺。
分两锅炖,一锅微辣供川味饭馆;另一锅微微辣供吴记川饭。
吴铭的微微辣是真的不辣,只是加个底味而已。
一抬头,见徒弟正眼巴巴看着自己,便招呼道:“来,你把这些酸萝卜切块,泡辣椒切成马耳朵。”
马耳朵切法即斜切成长段,一端呈斜尖形,形似马耳,故此得名。
何双双师徒初来乍到,对现代的切配术语尚未完全掌握,谢清欢秒懂,立刻“抛下”太师祖,重归师父麾下。
吴振华那边有老妈和锦儿打下手,少她一个无关紧要。
至于老爸,此时正在店堂里一边“学习”一边剥蒜。
儿子那日定下“千年老字号”的目标时,吴建军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千年前的古物一旦慢递至现代,别的暂且不论,起码得学会如何保存。
他原本就对鉴宝和古董感兴趣,这些天没少看相关的书籍和视频,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迟早得找个专家上上课。
鸭子焯过水,吴铭起油锅,添点猪油,油热后下鸭子,加少许白酒去腥,炒干水分,加入酸萝卜、泡辣椒和野山椒炒匀,将泡菜水自锅边淋入,浓郁的酸香霎时随热气四溢而出。
吴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