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醉翁赠匾(2 / 3)

加入书签

p;  可要招一个符合他要求的掌灶师傅,在宋代起码得是正店铛头的水平,这样的师傅上哪儿找去?

    即便能找到,人家也未必会答应。

    好在两边是错峰的,吴记这边中午11点和下午5点开张,且晚上卖的是套餐,川味饭馆则是中午12点和晚上6点以后才迎来高峰期,勉强还应付得过来。

    吴振华沉默半晌,忽然说:“我有个提议,我以后一三五在屋头休息,二四六七来。”

    “反对!”

    “反对!”

    “反对!”

    “……”

    吴振华不吭声了,他知道无论自己再提什么建议,这三个晚辈都不会予以通过。

    放在以前,他才懒得管这些——老爷子本就是个“犟拐拐”,他认准的事一定会去做,也正是这股执拗劲儿才造就了现在的他——可自打摔断了脚,他便没那么硬气了。

    人啊,有时候不服老也不行。

    他算了下日子,今天是周四,后天就是周六,只休一天就可以来了,想到这,瞬间又振奋起来。

    吴铭冷不丁道:“这个周日是那边的旬休日,按惯例歇业一天,你们都不用来哈!”

    “!!!”

    吴振华颇不甘愿:“你那边有啥子安排?”

    “没安排,休息呗。”

    说是旬休,吴铭却只在上个旬休日偷得浮生半日闲,因此这个旬休日他打算正儿八经给自己放一天假,充充电。

    饭后,老爸老妈和老爷子先行撤退,张关索和孔三传领了工钱也告辞离去。

    吴铭把今天的帐记一记。

    这三天虽说半价酬宾,但架不住客流量大,且炸酸奶和鸳鸯饺的定价不低,即便打了五折,营业额仍颇为可观。

    结余再度攀升至128余贯。

    李二郎刷完盘子,见吴掌柜在记账,忽然想起一事,说道:“这三日,何厨娘并未到店用饭。”

    “省得了。”

    吴铭嘱咐过二郎,让他记得给何厨娘免单。

    说得信誓旦旦的,竟然没来……好人啊,这么大个便宜都不占!

    他给二郎发了工钱,却迟迟不见谢清欢的身影,扬声唤道:“小谢——”

    李二郎笑道:“谢铛头正在巷子里祭拜乞巧哩!”

    吴铭好奇心起,和二郎一同走至店外。

    但见麦秸巷内,家家户户门前皆设下灯烛荧荧的小案,其上罗列着磨喝乐、花瓜、巧果、酒炙、针线、剪刀……点点烛光摇曳,汇作绵延星河,将深巷小径映照得亮如白昼,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酒肉香气。

    谢清欢的供案亦如邻家,不同的是,她所供的花瓜是她自己精雕细琢的萝卜花儿,针线和剪刀则换成了锅勺和厨刀。

    她仰望璀璨星海,神色虔诚庄穆,合十低声祷祝:“诚祈织女娘娘垂怜,赐清欢一双巧手,他日若能承师父衣钵,飞升上界,定为娘娘烹制美食……”

    祷语未歇,烛光忽在地上映出一道颀长的身影。

    她蓦然回首:“师父!”

    吴铭递上工钱,温言道:“祝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