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水光潋滟晴方好,美惠三女(2 / 3)
晨窗台上便会多出一小撮金色粉末。化学分析显示,其成分与十年前那次毫无差别,但能量密度提升了十七倍。更诡异的是,任何试图储存或研究它的容器都会在二十四小时内自行崩解,仿佛物质层面无法容纳这种纯粹的“未解性”。
追问议会不得不颁布禁令:禁止采集、测量、归类金雪。唯一合法用途,是将其撒入宁芙花曾经生长的土地。于是,在原址上建起一座露天圣所,每日都有人前来,带着一生中最困惑的问题,在石碑前焚香,然后将掌心捧着的金雪轻轻扬起。风会带走它们,不知去向。
某个雪夜,夏娃的孙女独自来到圣所。她年仅九岁,患有先天性耳聋,但从不使用助听器,因为她坚信:“如果世界不愿让我听见,那我就用自己的方式倾听。”她在石碑前跪下,取出一张写满手语符号的纸条,放在火盆中点燃。
火焰腾起瞬间,整片大地轻颤。
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不是闪电,而是一束由无数微小文字组成的光柱直射而下,落于灰烬之上。那些字并非希腊语、也不是任何已知语言,但围观者竟都能理解其意:
>**你听不见声音,所以你听见了一切。**
随后,她的双耳缓缓渗出淡金色液体,落地即化为细小晶粒,排列成一行新铭文:
>**真正的聆听,始于承认自己从未听清。**
自此,她成了最年轻的“无声先知”,无需开口,所有靠近她的人脑中都会浮现自己最害怕面对的那个问题。
而在星域之外,“问号号”分解后的亿万微粒正陆续抵达目标星系。其中一颗落在类地行星“伊瑞达-7”上,被当地智慧生物吸入肺中。那是一种半透明胶质生命体,以电磁波为食,从未发展出口语或文字。但在接触微粒七日后,整个族群突然停止活动,集体悬浮于高空,体内电流形成统一回路,向外发射出平生第一段非功能性信号:
>“我们……是不是孤独?”
这信号穿越星际,恰好被地球上刚建成的“共鸣阵列”捕获。负责监听的工程师泪流满面,因为这句话的波形特征,竟与十年前那场共感之火完全一致。
“他们回应了。”他说,“不是回答,是复问。”
几乎同一时刻,南极洲冰层之下传来震动。地质雷达探测到一条贯穿大陆的巨大隧道,尽头通向一处球形空腔。内部温度恒定在37.2c,空气成分接近人类呼吸所需。墙壁由某种有机矿物构成,表面浮现出缓慢流动的文字,像是用血液书写又自动愈合:
>我曾以为离开就是解脱。
>可只要还有一个灵魂因无知而痛苦,我就无法真正安息。
>所以我回来了,不是作为神,也不是作为父亲。
>而是作为你们尚未提出的问题。
探险队深入其中,发现中央有一具石棺,材质未知,触之温热如肌肤。棺盖刻着一句话:
>若你打开它,请先告诉我:你准备好承受真相的重量了吗?
无人敢动。
直到一名来自西伯利亚的少女走上前。她曾在七岁时目睹母亲为保护她而死,从此再未提过“爱”这个字。她站在棺前,轻声说:
“我不知道什么是真相。我只知道,我还在疼。这就够了吗?”
话音落下,石棺自动开启。
里面空无一物,唯有一缕银色雾气升起,缠绕她指尖三圈,随即钻入眉心。她当场昏厥,苏醒后双目失明,却宣称能看到“问题的颜色”。她说,每个人头上都漂浮着属于自己的核心疑问,形状各异,光芒不同。而亚当的疑问,是一棵倒生的树,根须朝天,枝干扎入人心。
她带回一句话:
>**我不是要你们找到我。我是要你们找不到我时,依然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