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谁的机遇?(2 / 3)

加入书签

子居然还会做市场研报,而且比数据部门做的还要好。”

    李振锐讲明来龙去脉,然后又说道:“我是看在书雪份上才帮你争取到的机会,要是栏目做起来,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孙建冬。”

    孙建冬,2004年加入华夏基金,2005年6月起担任华夏红利基金经理,2008年1月兼任华夏复兴基金经理。

    在他任期内,华夏红利总回报超过500%,2008年,华夏复兴基金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净值增长率为29.873%,表现出色,被评为2008年华国基金排行榜中的十大最佳股票型基金之一。

    只有干过基金经理的才知道,明星经理和普通经理的收入是天差地别,隔着一条天堑的。

    就拿孙建冬这位明星经理来说,他一年的管理费,少说都是千万华国币起步。

    有公司资源扶持,陶宇昂说不心动都是假的,可现在问题是,市场研报不是出自他的手笔。

    放在他工位电脑桌面的市场研报文件,是他听说张扬对沪财学生出售自制研报,特意通过其他学生渠道搞来的盗版。

    本来他想着说,一个学生搞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质量。

    可随着他深入仔细查看,顿时发现了张扬的可怕天赋。

    这也是为什么,星期一他找张扬“兴师问罪”的同时,还不忘抛出橄榄枝的原因。

    优秀的金融市场分析人才,无论走到哪都是香饽饽。

    就有点类似于“物理化”,只要学好了这三样,进可攻北上广,退可守云贵川。

    “考虑清楚没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李振锐又问。

    “我回去再想想吧,主管你也知道我已经三十二岁,最近想着和书雪先把婚结了。”

    陶宇昂拉岳书雪出来挡枪的同时,大脑也飞速思索,他在想如何把握住这份机遇。

    成为明星基金经理,就类似于横店干日结的跑龙套,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收入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原来是这样,那行,你们先把婚结了,等这件事情过后,你再给我答复。”

    李振锐微微颔首。

    如果是其他理由,他可能会忍不住动怒。

    可涉及到岳书雪,他也得给对方几分薄面,毕竟人家老爸是审计部门的领导。

    ……

    沪都财经大学。

    武东路校区。

    新的一天,张扬在简单洗漱过后,便直奔食堂吃早饭。

    星期四投资学没有课程,相当于放假一天,这也是大学最令人心情愉悦的日子。

    看着随身携带电脑提包,一大早就起来吃饭的张扬,很多学弟学妹一眼就可以认出,这是投资学专业的应届生。

    其他专业的应届生虽说也忙,但大早上就带着笔记本电脑来食堂吃饭的,基本只有投资学专业,因为只有他们需要在9点15分对资本市场操盘。

    由于这届投资学应届生在《华信模拟盘大赛》遥遥领先,沪财的校内贴吧极其热闹。

    清北、复旦、华央财经、西南财经等高校的学生都来探查情报,想知道为什么一个B+专业高校,可以按着A+专业高校打。

    在回复了400多条的热帖中,是华央财经的学生来发帖询问,沪财这届的投资学学生是不是吃药了,居然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