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长盛危机(2 / 3)
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了赵董,毛总说有两个重要的客人有急事找您,您要是方便的话就回个信。”
赵羽飞点点头,将外套搭在沙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纱布边缘。
这几天里,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因为自己的决策整个公司都有些“失控”
。
看样子想要管理好这么大一个公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任何一件事,哪怕自己觉得是完全正确的事情,也应该讲规矩,且最好是先评估后实施。
“毛荣业找我什么事?”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指尖在拨号键上顿了顿。
王启明犹豫了一下:“听语气挺急的,好像是……和公司未来有关的事,应该是有关上市的事情。”
:“上市!”
赵羽飞挑了下眉,拨通了毛荣业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惯有的热络,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赵董,可算联系上你了!
身体没事吧?我正合计着,有件大事得当面跟你聊,你现在方便吗?”
“方便。
我在董事长办公室,你们过来吧。”
:“赵董,这事儿比较重要,我建议还是在三楼的会议室比较正式一些。”
:“行,我这就过来。”
赵羽飞沉默了几秒。
公司现在的年产值实打实的0亿,市场估值1000多亿,但公司并没有上市,因为朱老等人提醒过他:公司一旦上市,就相当于是放到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也放到了公众监督的放大镜下。
这种情况下,公司的运营、决策不再仅仅由内部掌控,股价波动、股东诉求、监管政策、市场情绪等都会带来影响,很多时候可能会身不由己,甚至朝着不受自身完全控制的方向展。
对于上市赵羽飞搞不明白,所以心里没底。
长盛医药集团三楼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微妙。
总经理毛荣业带着两个陌生人坐在长桌一侧,见他进来,都起身相迎,满脸的笑意。
年纪稍长的那位先站了起来,这是一位40多岁的犹族人,他身材中等,略微福,穿着一套剪裁合身的深蓝色西装,他的头有些稀疏,呈现出一种银灰色,整齐地向后梳着,露出宽阔而饱满的额头。
他眉毛浓密且微微上扬,深邃的眼睛如同地中海的海水一般湛蓝,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沉稳。
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线条分明的嘴巴,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他伸手时手腕上的百翡表盘在灯光下闪了闪:“很高兴见到你,赵总,我是亚列优麦儿投资集团的胡尼亚,一直想跟你们合作。”
另一个是36上下的轩圣男子,穿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镜片后的眼睛透着精明:“赵总您好,我是长河集团的李卓康,之前在临海市见过您一次,只是您可能没印象了。”
赵羽飞与他们握了握手,在主位坐下,开门见山:“毛董说你们有要事找我?”
胡尼亚率先打开了话匣子,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恭维:“赵总,长盛医药这几年的展,整个行业都看在眼里。
年产值两百三十亿,净利润率保持在25以上,研投入占比18——这样的成绩单,放在整个医药行业,都是凤毛麟角。”
他顿了顿,翻开面前的文件夹,抽出一份打印精美的报告:“但您有没有想过,这只是‘现在’。
长盛医药就像一颗埋在土里的钻石,您用双手把它打磨得很亮,却没让它真正见光,而且这次的事件恰恰说明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有限。
如果上市,按照现在的行业市盈率,估值至少一千两百亿。
一千两百亿啊,赵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您手里的股权会变成实打实的财富,意味着公司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吞并那些觊觎您市场的小公司,甚至能把研中心建到达国家去,耀辉帝国,爱莎尔国,那里都行。”
赵羽飞端起面前的茶杯,杯壁的温度透过指尖传遍全身。
他看着胡尼亚和李卓康两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描述着,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长河集团极有可能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始作俑者之一,他深知这两人此时的出现绝非偶然,他们此番前来,看似是送钱送温暖,实则是心怀叵测,一个不小心,自己就可能会被他们生吞活剥。
几番与刘景轩等人周旋,赵羽飞总算悟透了:想换来公平,想让那些资本家忌惮三分、肯讲良心,要么手里有让他们敬畏的实力,要么牢牢攥住核心资源。
除此之外,都是空谈。
胡尼亚的语不快,每一个字都像经过精确计算,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说服力:“上市不是圈钱。
是让公司进入更高的维度。
您现在管理两百亿的盘子,靠的是品牌、惯性和模式,但一千亿的盘子,靠的是制度和资本的力量,我和李总今天来拜访您足以证明我们的诚意,同时贵公司一上市,我俩都会认购长盛集团15以上的股份,这可都是为您送钱呐!”
胡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