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计划第一步(1 / 2)

加入书签

在房俊和李二的心里,这第一步至关重要,关系到后面修路数十万灾民的粮食,出不得任何差池,却没想到这样做再次激了李治的野心,只能说一切都是天意!

终于,在中午的时候房俊赶回了骊山,李治见到房俊的那一刻都快哭了!

远远的看着房俊,李治低声骂了一句:“混账,本王还以为你连这种关键时刻都不回来!”

渭河桥上,房俊看着那个就算没有阳光,也黑了一圈的李治笑了:“小李治,怎么看上去不是很开心啊!”

“废话,你去渭南倒是清闲了,这么多灾民本王一人管理能不累吗?”

房俊瞬间乐了:“本侯还以为你是担忧灾民呢?看来是本侯想多了!”

李治脖子一梗:“那关本王什么事?本王就一闲散王爷,上面还有父皇,有太子哥哥,还有文武百官,再不济还有你房俊顶着,本王才不会想那么多呢!”

见此房俊也不再逗弄李治,也不知道上次哭鼻子的是谁!

“别急,小家伙,很快你就会明白的!”

话音刚落,小李子就出现在不远处,房俊知道宫里的那位等不及了!

果然,小李子见到房俊后开口道:“侯爷,陛下让奴婢告诉你,开始下一步!”

房俊点头,李治懵逼,什么下一步?开始什么?本王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很快,李治就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了,跟着房俊李治来到了骊山村学堂,也看了那一日他偷听到和王德说话的李淳风!

房俊到来后直接开口道:“都整理好了吧?”

李淳风点头,眼神复杂的看着房俊,他不知道房俊从哪儿搞来这么多粮食的,可以说是整个骊山村家家户户都堆满了粮食!

而他给李淳风的任务就是整理出整个关中大概需要多少春耕需要的粟米,还有这春耕期间的粮食!

李淳风带着这群学生,没日没夜的算了半个月,终于是算出了大概的数字!

想要精细到每个人多少土地,这个工程太过庞大,而且在这个年代除非朝堂出面,不然不可能完成!

房俊能做的就是用大概的总数减去三分之一,剩下的再除以汇集骊山灾民的总数,然后再加上灾民一月的食用,这就是他接下来准备放的粮食!

李二的战备物资早在那晚他找李二献计后就偷偷运到了骊山,走的不是陆路,而是水路,以免有心人看到!

粮食计划关乎着后面修路时候那数十万人几个月的温饱,容不得一丝闪失!

李治跟在身后摸不着头脑,想要问点什么,又害怕失了身份,他堂堂一个晋王,什么都不知道,不要面子的啊!

只能跟在房俊身后生着闷气,很快,第二天,无数的粮食从骊山村运出,堆满了所有的粥棚!

许久未见的大喇叭再次重出江湖,在灾民中开始宣扬陛下准备放春耕物资,人人有份,但是分量是固定了的!

所有百姓兴高采烈,甚至有不少百姓对着长安方向三步九叩!

陛下终究没有放任他们这些灾民自生自灭!

整个骊山热闹非凡,李治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而在骊山的探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把消息送回了长安,长安的商人,不管是五姓七望的,还是名门望族的,全部傻眼!

不是,我们的粮食都还没开始收呢,陛下从哪儿来的粮食放给灾民啊?

一开始有人不信,这定然是一个假消息,亲自出城跑到骊山,想要亲自去看的不止一人,很快就一帮一群的赶往骊山!

到骊山后现多了许多官兵,户部的人穿插其中,而已经有了不少灾民领到粮食的开始返乡了!

这些官兵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此多的粮食,马周担心出问题,这群商人万一铤而走险该怎么办?

此刻马周还有褚遂良和李治房俊站在一起,看着有条不紊的放粮食的场面,马周还好,他在这骊山呆了许久了,对这一幕早已见怪不怪了!

只有褚遂良,他虽早有耳闻,但是亲自看了还是心有震撼,看着身旁不远处的房俊,再联想到那个百年大计,心中早已有了计较!

“房俊,就不害怕那些商人把粮食拉回去?”

问话的是李治!

昨天到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房俊和陛下做的安排!

在得知陛下还有如此多的粮食之后也只能感慨父皇雄才大略,同时也在心里暗自佩服,这老登是真能隐忍,要是换做他的话根本等不到这一刻!

以后自己也要学着点,底牌什么时候都要留着,听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身经历,经历过那种无助,才能明白此刻底牌的重要性!

而父皇和房俊联手来这么一招,先是放出风去把所有商人聚集到长安,再出其不意的拿出粮食来放,想的无非就是把粮食的价格给打下来!

这个计划很好,可是万一商人把粮食拉走怎么办?

房俊看着眼中隐隐有着担忧的李治轻声解释道:“不会,你知道一来一回的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吗?拉回去了卖不了高价,这一趟完全就是贴钱陪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