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那能一样吗(1 / 2)

加入书签

万世娇听到脑子里想到书中王子腾最后死了,于是她说:“我倒觉得未必。

我虽没见过王子腾,但我在荣国府见过王氏姐妹还有王熙凤。

她们三人都是会钻营而且胆大包天之人。

她们不仅胆大包天,而且还自以为是,遇事都爱抱有侥幸心理。”

“王氏和王熙凤假放印子钱,王氏敢包揽讼司,害人性命,足可见她们是有多胆大包天,多无法无天。

她们敢这么做都是仗着王家和王子腾之势,以为别人不敢查她们。”

“当年我查荣国府之事,查到王熙凤放印子钱,之后牵扯出王氏和贾老太太放印子钱的事。

贾家的这三代婆媳,都是心狠手辣且无法无天之人。”

“贾代善后院的妾室以及庶子庶女皆是丧命于贾老太太之手。

对了,王氏的生母也是出身金陵史氏。

这三代婆媳也算是血脉相传了。”

“王氏和王熙凤的陪嫁丫鬟,除了周瑞家的和平儿,剩下的也都是丧命她二人之手。

陪她们几十年丫鬟都说杀就杀,可见她们的心是多狠。”

“王氏和王熙凤都是王家教养出来的女儿,王氏和王熙凤如此心狠手辣那必定是王家言传身教所至。”

“王子腾与三个大小王氏是一脉相传的血亲,都是王家教养出来的。

家族都是更重视男丁,王氏和王熙凤都被教养成这样,那王子腾与她们比起来那定是过犹不及。”

“王家人在金陵,在京城胡作非为,何尝不是王子腾纵容包庇的结果。

如果王子腾识趣知法,那王氏女和王家之人就不会如此无法无天。”

都说荣国府无法无天,王家比荣国府也不遑多让。

王夫人嫁到荣国府之后,这几十年过去,王夫人绝对荣国府干坏事最多的人。

想到贾老太太和王夫人以及王熙凤干的那些事,万世娇都忍不住怀疑,史家和王家是不是与贾家有仇,或是嫉妒贾家一国双公;所以故意将养歪教坏的女儿嫁到荣国府去,坏败贾家。

就像贾母自己也说过,像宁国府和荣国府这样的人家,外人从外面是灭不了他们的。

只有从内部瓦解,才能灭了他们。

荣国府和宁国府不管是男丁还是女儿都被养废了,家族没有了顶梁柱,没有能顶事的人;这不是就是从内部瓦解了吗?

“所以我觉得就算王子腾去西北见了贾琏,贾琏也必须能改变王子腾的决定。

若是贾琏无法改变王子腾的决定。

按老爷你说的,那王子腾他必死无疑。”

万世娇非常笃定的说。

林如海:“我年轻时在翰林院为官,与王子腾接触不多。

后因都是荣国府姻亲,在荣国府见过几回。

年轻时的王子腾的确是比较霸道刚毅。”

“我在扬州时,王子腾曾替贤亲王拉拢过我,被我拒绝之后,他曾骂我不识抬举。

后来江南盐场几次出事都与金陵四大家族有关,后查知是王子腾主导的。”

“依王子腾的性子,他必是早就走上不归路了。

照此情形,王子腾怕是难以活着回到京城了。”

万世娇倒觉得王子腾死了也好。

金陵四大家族,尤其是贾王薛三家在金陵作威作福已久,若是他们倒了,必能平不少民怨。

自古以后皇帝平息民怨,不都是用这一招。

纵容养大贪官,让贪官搜刮民脂民膏,然后皇帝抄贪官的家,抄没贪官的家财,将贪官抄家砍头。

如此皇帝不仅平息了民怨,还得了贪官搜刮的钱财。

这种局永远只有一个赢家,那就是皇帝。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自古以来,皇帝爱用贪官胜过用清官。

皇帝爱权、爱名也爱财。

而贪官只为权财,贪官为依法财钱为往上爬拢权,必会依法受贿杀人害命;所以贪官罪名无数皆可查。

有这些罪名,皇帝想杀贪官那是非常容易的事。

皇帝杀了贪官既得好名声,又得钱财。

而清官不谋财只谋政绩与好名声,想名传千古;他们不会贪污,不会贪赃枉法,杀人害命。

清官若是功绩高名声好,那就会功高盖主。

这是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

这时候皇帝就想杀了他们。

皇帝要想杀清官这并不容易,皇帝要杀他们就编造罪名才能冤杀他们。

可百姓不傻,谁是为民的好官百姓自己心里清楚。

就像历史上那些被怨杀的好官一样,终人人会追查清楚还他们清白。

这时候皇帝的声望名声就会受到影响,会被百姓骂他是昏君。

杀个清官皇帝不仅没得到钱财还失了名声。

相比起来,还是贪官更好用,用贪官好处多。

不管是皇帝还是贪官,只不过是一丘之貉。

百姓于他们而言都是蝼蚁,只要没有大规模的百姓起义和造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