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大明王朝1566(2 / 2)
,他们都是名誉副主席。”
季宇宁此来,是关于年底的第5次作代会,文联和作协知道他这个月上旬要来京城开筹委会,所以希望他能过来一趟。
没想到刚进沙滩北街大院,居然第一眼就看到了王老哥。俩人很快就聊了起来。
“这距离上次作代会,已经整整12年了。”
“真的是弹指一挥间。”
俩人都很默契的笑起来。
“对了,小季,我刚刚看完你寄过来的那部《大明王朝1566》。写得太精彩了。
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历史小说。堪称是一部鸿篇巨着。
像这些年的明清历史小说,第1届茅盾文学奖的《李自成》,第3届茅盾文学奖的《少年天子》,还有一部这些年很出名的《白门柳》。都不能跟你这部《大明王朝1566》相比。
这一段时间,国内好多人都在谈论你这本小说。
这部小说感觉既可以当历史教材,历史研究文献来看,也可以当文学作品来看。
你这是把历史真实和文学真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而且你这部小说很有即视感,就像你以前的小说那种一以贯之的风格,也就是都可以当成剧本来拍电影的。”
6月份的时候,季宇宁用了大约5年的时间,创作的65万余字的历史小说《大明王朝1566》终于出版了。他这本小说是在香江,濠镜,海峡对岸以及星城同步出版。
这本书甫一发行,就在华语文学出版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全书以嘉靖年间扳倒严嵩为主线,通过改稻为桑国策推行而引发的政治博弈,展现了清流与严党的权力斗争。作品刻画了海瑞冒死谏言、张居正锐意改革、嘉靖帝权术驭下等历史群像,还穿插戚继光抗倭、李时珍行医等支线,揭示土地兼并带来的民生困境。
小说在史料考据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着重探究明代政治制度中儒道互补的运作规律,通过虚构的\"改稻为桑\"事件串联真实历史人物与事件。
这部作品完美的实现了作者季宇宁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辩证统一的创作理念,成为历史小说写作范式。
这本书出版后,季宇宁向国内的诸多老友以及前辈邮寄赠送了几百套。
这本书下半年很快将通过京城的图书进出口公司引进国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