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汇率制度也要改了(2 / 2)

加入书签

业与用汇企业的额度并不匹配。鉴此,鹏城于1985年建立了首家外汇调剂中心,上沪于1988年建立了首家外汇调剂公开市场,再次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的双轨制。

1988年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为1∶6.46,而官方汇率为1∶3.72。

当时,国内正在进行恢复关贸总协定(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缔约国地位的谈判,国内的外汇分配制度、汇率制度和外汇市场机制被质疑不符合国际规范,于是解决汇率双轨制成为重要的改革任务。

1992年,经济过热引发的通货膨胀,以及对关贸谈判如果成功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悲观预期,引发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的波动。

1993年5月,调剂市场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达到1∶11.20,而当时的官方汇率仅为1∶5.72;后经人民银行入市干预,于当年12月31日调整为1∶8.72。

1994年实行汇率并轨,便将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定于1∶8.72,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2.44%。

此后中央银行每日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港币、日元的汇率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实现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个时候国内企业用汇的80%都是来自调剂市场,并轨于调剂市场汇率在情理之中。但在汇率双轨制下并轨于调剂价,实际上对人民币还是有所低估,这极大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从1994年至1997年,国家的国际贸易顺差扩大,外汇储备也快速增长。

“宁叔啊,我们现在国内的合资企业,收汇都是入自己的美元账户和港币账户,并没有强制兑换。国内的中.国银行是指定的外汇经营开户和结算单位。

未来的汇率制度,我估计,会改成国家强制执行兑换政策,把美元港币集中收走,发钞人民币跟企业兑换。

这个,就是以外汇储备为锚,发行人民币的机制。同时,中间没有中间商过一手,所以利率成本没有人为抬高,这个就是市场化发行人民币。

这种制度,还是真正合理的。

我认为会给我们带来了未来几十年的繁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