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有钱,也是我们的理想(2 / 2)

加入书签

他跟我说,这两年学校里的学生,包括老师们,也都不谈什么理想了,大家都想那些实际的。比如挣钱,比如出国,现在想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出国了,出国也是为了挣钱,为了过好日子。

现在我反而成了我们学校所有同学的榜样了,大家都是以我为标杆,都想着没准自己出去,也能混个首富干一干。

这两年,跟我们上学的时候,还有八几年的时候相比,区别最大的,就是那个时候的同学老师都谈理想,现在是都谈钱了。挣钱才是最实惠的。”

前世小季同志,感触最深的,就是80年代的时候,是理想的年代,到了90年代,则是挣钱的时代。

“建军,我还记得七七年我从插队知青点回来的时候,那时候身上就是50块钱,还有50斤全国粮票,这是全部的身家了。

我那时候坐火车,把这些身家都缝在贴身的内裤里面,身上只是有几毛钱,还有一些零散的粮票。就算是几毛钱都怕丢了,睡觉也都特别警惕。

那个时候更多的谈理想,不谈钱,还是因为没钱,身上就那么一丁点儿的钱,也就将将能吃饭,不至于饿死。

实际上,那个时候对于很多人来讲,有钱,也是我们的理想。

我那时候写诗,写小说,写剧本,更主要还是为了钱。

古时候,读书人的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你看这个次序,只有有了“身”和“家”,才会想到“国”和“天下”。

当我们自己都穷的叮当乱响的时候,一点儿身家也无的时候,那些高大上的理想,更多的就是口号。

那个时候,沪上那么大的城市,5年没有盖住宅,哪怕是一平米的住宅都没盖。

南方像粤省的有些城市,知青回来以后,就躺在马路边上,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那种情况下,你跟他讲国家大事行吗。

现在好了,现在提倡加快发展,提倡搞市场。不再瞻前顾后了。

因为我们现在有了很迫切的压力,而我们的旁边,也有毛熊这个反面教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