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鲸落二十年(2 / 2)

加入书签

克疗法”,是会致死的。

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成员后来在回忆录中承认:“我们高估了经济的承受能力,也低估了资产价格下跌的自我强化效应。”

政策操作的技术层面同样存在严重问题。日本央行在加息节奏把控上过于激进,短短18个月内加息350个基点,且未对商业银行提供足够的过渡期。

同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同时发力,造成政策叠加效应远超预期。日本银行体系因“窗口指导”传统而对央行指令高度敏感,一旦政策转向,银行便全面收缩房地产信贷,甚至对优质客户也大幅提高授信标准。

1991年楼市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的危机应对更是雪上加霜。

当市场最需要流动性支持时,日本大藏省反而在1991年推出两项加重市场负担的税制。地价税(0.3%的持有税)和特别土地保有税,同时将短期交易所得税率提高至10%。

这些措施本意是抑制投机,但在市场自由落体阶段推出并实施,直接导致持有成本激增,迫使更多投资者恐慌性抛售。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洋的研究指出,1991年开始新增税收政策相当于在经济衰退期实施财政紧缩,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危机应对原则完全背道而驰。

到了5月底,季宇宁的视线,又从日本转回到了国内。

因为国内的江淮地区已经开始出现连续长达一周的大暴雨。

季宇宁心里明白,前世1991年国内最大的自然灾害,那个华东水灾已经来临了。

1991年,副热带高压出现了“反常”,比常年早20天即于5月中旬末北跳到北纬20~25度之间,使得江淮地区也提前进入多雨期。这个高压不仅提早北跳,而且强盛稳定,加上1991年5~7月北方冷空气活动也很活跃,频繁地与暖湿气流交汇于江淮地区,从而造成了这一带持续性的大暴雨。

在气象学中,把每年5~7月长江中下游的降雨称为梅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