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活着》与实用蓝光led(2 / 2)

加入书签

LEd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一世的季宇宁提前三年做出了这项发明,并申请了相关的专利。

在1988年底,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应用物理学界的轰动,就是他的这项发明,已经使得蓝光led的工业化看到了曙光。

他制作的p-N结型氮化镓蓝光LEd,已经达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准。

它的性能大幅超过了此前颇出风头的碳化硅蓝光LEd。

接下来,季宇宁的麒麟研究院关于蓝光led的研究部门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于氮化镓蓝光led的颜色和亮度指标达到要求。

一是调整p-N结型氮化镓二极管的发光波长,使其发出蓝光,而不是青紫色的光。

二是提高氮化镓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使其亮度更高、节能效果更好。

具体的工作,就是进行氮化铟镓(铟镓氮、InGaN)结晶和双异质结的制备。

前世,双异质结蓝光LEd在1993年10月亮度达到了1尼特并随即开始正式投产。这个数值是当时北美科锐公司当时生产销售的碳化硅蓝光LEd的100倍。

季宇宁预估,他的蓝光led研究小组,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推出高效率蓝光LEd,并开始正式投产。

也许刚刚进入到90年代,他的麒麟照明就会率先拉开白色LEd照明的序幕,成为照明行业的执牛耳者。

12月上旬,季宇宁作为外籍院士,出席了北美国家工程院召开的1988年的年会。

在年会上,他作为全世界第1个做出实用蓝光led的人,就蓝光led的研发进展以及前景,做了重点的专题发言。

他公开宣称,氮化镓材料是蓝光led的最理想材料。

无论是发光效率,还是工业化制备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任何材料可以替代它。

由彩色LEd构成的画面中,只剩下的最后一块拼图——实用的蓝光LEd,很快就可以实现。

它代表着人类照明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使得人类得以用LEd凑出足够亮的白光。而发白光LEd的效率比白炽灯要高上不少。白光LEd促成了各种Lcd显示屏的发明,也促进了照明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后者使得人类降低碳排放、对抗气候变迁成为可能。

季宇宁在发言中最后说道,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将要见证白炽灯时代的终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