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实至名归(2 / 2)

加入书签

《青春》,以及后一篇,季宇宁的微型小说书信体的《给儿子》,构成了一个系列,它们并不能认为就是冰凉彻骨的。

反而是极为感人至深的。

当时这次复刊号一共再版加印了数次,仍然是供不应求,《上沪文艺》从来没有在历史上有过这么高的发行量。

当时在外滩的那堵情人墙,绵延数公里的防波堤旁,都是一对一对的青年人,拿着这本书在看着季宇宁的三篇文章,这些人都是一边看一边流眼泪,眼泪打湿了那齐胸高的防波墙。

时至今日,这三篇文章,尤其是这篇短篇小说《我曾经生活的地方》,仍然是影响巨大的,所以我认为这篇小说在评选中名列前茅是实至名归的,我们绝不能把这本小说砍下去。”

“我再强调一遍,季宇宁同志的这5篇小说,我认为都是实至名归的,经得起考验的。”

“对,我们去年当初的评选须知里面就很明确,另外去年年底国家也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我们这次评选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再用过去的那一套,来评判这些作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