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红星要是报名初级我能笑陈总十年(1 / 2)

加入书签

    “将赛事内从单一的马拉松,拓展为综合性,多元化的机器人奥林匹克,并邀请全球企业参赛,必将更全面展示机器人技术的前沿成果,更有效的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基于陈尘的建议,我再次提议,我们可以将这一构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着手规划并全力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机器人赛事品牌。

    这不仅意味着比赛规模的扩大和项目的丰富,更意味着我们将敞开大门,广泛邀请全球顶尖团队与企业同台共技,交流互鉴,此举必将极大促进国内外技术,人才和市场的深度交融,推动我国乃至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的繁荣和发展。”

    雷子明的话总结起来就是,陈尘说的对,不仅要办,还要大办。

    最好能办成一个“机器人奥林匹克”性质的国际比赛。

    “雷局长说的不错,有全球企业参加也能更好的促进行业交流,更是能向全球展示我们华夏的技术实力。”

    “我看不仅今年要办,往后每年都要举办,将其打造成一个能比肩robocup的机器人赛事。”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基本都同意陈尘的构想,办就办大点嘛。

    “不过今年是第一年举办,我看可以有限的增加几个比赛内容,暂时不需要项目过多,不然这对组织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建议还是以马拉松为主,其他项目为辅。”

    听着其他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赵局长是感觉压力越来越大,这举办一个国内赛事和国际赛事,那对组织能力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再说了,只要牵扯到“国际友人”的东西,都得更加慎重一点。

    “同意。”

    “同意。”

    他们这些人只负责大的方向,什么细则,规则之类的东西,自然有人会办好,这不大会开完,各个部门的小会上就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非常迅速的先将分组给确定了下来。

    很简单,按照形态分为两组——人型双足组和仿生形态组。

    控制方式为初级——遥控组,中级——半自动组,高级——全自动组。

    技术等级他们在征询国内行业公司后,暂时只确定了一个企业公开组,其他的高校科研组,青少年组之类的内容,准备在未来几届内陆续添加。

    奖项问题的话,几个部门联合开了几次会议才确定下来,因为只有一个企业公开组,你奖品设置什么都不合适,最后索性搞一个综合奖项,按照成绩分为冠亚季。

    同时设置一些专项奖,比如最佳耐力奖,最佳技术奖,最佳人气奖等等。

    有了上面的大力推动,一些内容短短几天之内就被确定下来,反倒是举办场地这一项,开了几次会议也没确定下来。

    原因很简单,对于这样一场赛事,只要是国内排得上号的大城市都想抢一下举办资格,先不说对经济的促进,单说产业促进作用就让这些城市拒绝不了。

    北上广深加12太饱是争的是难舍难分。

    至于为啥是12太保而不是13太保?

    那就更简单了,这是国际赛事好不好。

    国际企业参赛都是要来到华夏的,某城市连飞机场都没有,总不能让人家参赛队伍来了以后再坐高铁转车或者坐大巴吧?

    随着各种各样的细则被确定,关于这次“华夏第一届机器人马拉松”大会的一些内容也开始被网友了解到。

    在看到要邀请全球企业来华夏参加比赛的时候,不少网友可以说是兴奋异常。

    一些企业总说自家的机器人技术牛逼,现在好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