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同盟(1 / 2)
“大周大学士之女在京中地界被害,丞相之女被诬陷追杀,这就是你上京府尹薛淮的本事?”赵决将奏折扔在薛淮脚边,“先是宫宴之上朕被行刺,再是现在的谋杀案,薛淮你是怎么布置上京城的守卫的!这差事你要不会干就尽早辞官归田。”
薛淮匍匐于地不敢说话,只是偷偷抬眸看向一旁的赵行川。
“父皇,林晓月毙命一案经儿臣调查,或许是林大学士仇家所犯。林晓月的致命伤口只有一个,伤口平整,说明凶手训练有素。而在犯案后嫁祸于常小姐,更是说明其有备而来。”赵行川说到这里顿了顿,“此前我们在游湖时薛大人安排的守卫已充足,而此等罪人既是有心,所犯恶行必防不胜防。还请父皇对薛大人网开一面。”
赵决闻言没有说话,只是缓慢地拨动着手中的佛珠。
“老七,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刚刚一直默不作声的谢徽此刻站起身:“儿臣以为宫宴行刺案与林晓月毙命一案或许出自同一人手笔。”
“怎么说?”
谢徽走上前,“宫宴上那群行刺父皇的凶手在审理过程中全都自杀,死无对证。之后就是游湖时林大学士女儿死亡,再之后就是常小姐被诬陷追杀。而这两起案件的共同人物就是常小姐。因此儿臣猜想,会不会是凶手觉得常小姐宫宴救驾妨碍他们,所以在游湖时欲行不轨,但却错将林晓月当成是常小姐,在发现之后不得不采取下一步计划。”
“那你认为凶手有可能是什么人?”赵决停下手中拨弄佛珠的动作问道。
谢徽先是看了一眼赵行川,“儿臣以为这群凶手最后可能是魏国奸细。”
赵行川闻言,脸上的神色变了变。
“老二,你觉得老七说的有理吗?”
“七弟说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需要证据。”
赵决背过身,“传朕旨意,命大理寺卿刘汾全权彻查此两案,京中重地可依案件随意进出。命吴传英暂代上京府尹一职。至于薛淮,你就先在你府上好好歇着吧,等什么时候知道好好办差了再来找朕。”
上京府尹被换一事很快就传了出来。
常尽欢暗自佩服谢徽揣摩人心的本事,明明是他下手杀的林晓月,愣是将这个案子放大成为两国之战,还顺道将上京府尹换成自己人,赵行川的一颗棋又被他吃了。
就在常尽欢准备找常有山商量举荐谢徽参与治水一事时,却听到府外通传宫中来人,请她去宫里一趟。
常尽欢见那小太监拿着赵决的旨意,也没多想就跟着走了。
进了宫,小太监领着常尽欢一路向前,步伐却是越来越急。
五年前常尽欢就生活在宫里,对宫中环境无比熟悉,她立刻就知道这条路不是去见赵决的。
常尽欢停下脚步,“这不是去见皇上的路,说!你是谁派来的?”
小太监眼神瞬间一变,飞身一脚向常尽欢面门而去。
与此同时,系统声音响起【警报!有危险迫近!请宿主尽快逃离!】
常尽欢一个旋身躲过攻击,再抬头就看到三四个黑衣人齐刷刷地向她攻来,各个招式凌厉。
她见情况不妙,随即大喊:“来人啊!杀人了!杀人了!”
常尽欢本想借着声音引来宫中禁卫军,逼退黑衣人。但这群黑衣人似乎笃定今夜一定要了结她性命,反倒更加发狠地攻击。
常尽欢随手推翻几个大盆栽暂时拦住黑衣人去路,然后撒腿就往谢徽住处跑。
正准备就寝的谢徽忽然听见寝殿外喧闹。
他走出去看时发现常尽欢喘着粗气,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
谢徽似乎猜到了什么,向周遭微微打量一番后说道:“进来说。”
常尽欢进屋喝了口茶后渐渐平复下来。
“看来你的仇家真的是很多。”谢徽说这话时破天荒带了点调笑的语气。
常尽欢摇头,“我也不知道这拨人从哪冒出来的。赵行川现在没理由杀我,总不至于是那群京中子弟嫉妒我就派人在皇宫这种地方杀我吧。”
“或许,除了我和赵行川之外,还有第三方人。”
“还有人?为了皇位?”常尽欢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人敢在皇宫里动手。
谢徽放下茶杯,“如今朝中局势主要分为两方,一方是我的人,诸如刘汾、吴传英,一方则是赵行川的人,如薛淮。至于其他人,也保不齐存了什么心思。”
“确实。明面上,你与赵行川分庭抗礼,但是暗地里是否还有其他势力纠葛也未可知。比如后宫嫔妃,比如一直对大周虎视眈眈的大魏还有远在南疆的陈国,如果他们合纵连横或是与赵行川勾结,对你来说实为不利。所以,还是防范于未然。”
谢徽听着常尽欢的话,他竟有些恍惚,映着烛光,仿佛看见了五年前那个为他谋局布阵的女子。
常尽欢看到谢徽的神色不太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话说多了,忙扯开话题:“你就自己住这儿?”
谢徽应了一声是,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继续开口道:“你是怎么知道来我寝宫的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