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岁首(补更)(2 / 4)

加入书签

sp; 李左车的下巴留着短须,看着三十岁出头的模样,他道:“我得到了升迁令,任郡守的郡尉,负责潼关城守备。”

    言罢,他继续看着眼前的文书。

    这位小公子像是自觉无趣,就离开了郡守府。

    李左车独自坐在郡守府内,见小公子真的离开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那是皇帝的孙子,也是当今公子扶苏的儿子。

    再想起小公子的话,李左车心中有所不甘,但这不甘不是对秦的,他深知爷爷是怎么死的。

    身在将门出身,李左车反倒是对秦与王翦,没有任何的抱怨。

    当年爷爷为了对抗秦军,双方是对手一切全看本事。

    但爷爷却不是死在秦军手中。

    李左车更痛恨当年赵国的一些人。

    直到近黄昏时,李左车这才下了值,他与几个校尉交谈,布置了今晚的巡防事务,就打算离开了。

    潼关城的兵马其实并不多,一共也就六百人。

    布置六百人的队伍,轮换与休息,李左车还能应付。

    别看潼关城没什么兵力,是为了减少潼关的负担,实则距离潼关不远处的函谷关依旧布置有秦军重兵。

    但皇帝已有好几年没有向中原各个关隘增兵了,其实布置在中原各地的关隘兵马并不多。

    皇帝把绝大多数的兵力都放在了北方,传闻蒙恬的手中有三十万大军。

    李左车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韩信。

    韩信说过只要放弃函谷关,只守潼关,一千人也能挡住数万大军。

    李左车才刚接任郡尉不久,韩信说他又走了一遍函谷关,他说潼关才是入关的第一关。

    现在李左车也想看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李郡尉。”

    听到校尉又在呼唤自己,李左车回头看去,道:“怎么了?”

    校尉道:“李郡尉恐怕不知,今天有一个叫衡的学子跟着郡守巡视城防,那位叫衡的学子对郡尉整顿的防务,指指点点。”

    “对,那个小子好生无礼。”

    李左车深吸一口气,道:“若无其他事,就去休息吧。”

    “是。”几个校尉行礼告退。

    李左车望着潼关城高高的城墙,想到了小公子,明明就是个十岁不到的小孩,他懂什么防务,还翻看我的文书……

    反复想着,李左车也就不计较,谁让他是公子扶苏的儿子,是皇帝的孙子。

    此刻,司马欣的家中,小公子正在这里吃饭。

    一个大铜锅就放在桌上,衡从锅中捞着肉。

    司马欣亲自在一旁切肉,将切好的肉装入盘中放在公子的锅前。

    “郡守可千万不要与老夫子说,我这里吃火锅的事。”

    正在切肉的司马欣手中的动作一停,他觉得这事有什么不好的?

    小公子每天都来自己家里用饭,他司马欣都乐意。

    不多时,一个身影就恰到好处地出现在了门口。

    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