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学城(3 / 3)

加入书签

    司马欣道:“关中的粮食从来不会平白给,每个吃粮食的人,都要劳动。”

    “咳咳……”张苍停下脚步,忽然轻咳了两声。

    正一边写一边执笔写着记录的程邈问道:“怎么了?”

    张苍解释道:“这起初并不是关中的规矩,最初是章邯挖渠时定下的规矩。”

    程邈回想道:“当初娄敬向公子扶苏进言,写了一卷书说是请列国豪强与贵族入秦,不过这件事被公子扶苏否了,如今想来公子没让列国的豪强入秦,却让列国的贫民入秦。”

    司马欣了然一笑,心领神会道:“章邯将军令人佩服,公子扶苏爱民爱天下,正如墨家的兼爱,可公子扶苏又是严格的,这里的学子都要进行考试,哪怕是旁听的孩子。”

    将来,在渭南读书的学子都需要经过考试,准确的来说这是一种考验出师的资格。

    能过考试的孩子能够被记录在册,并且将考试结果最好的孩子送入学士府登册在案,这是一种选拔制度,大秦的子民都能够进行考试。

    张苍向来是直接参与公子的安排,或许在明年或者是再过两年,为了给秦廷再添人才,会对全天下的人进行一场考试。

    正走着一张纸飘到了脚边,程邈低头一看险些踩在这张纸张,而后就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将它捡走。

    程邈低声道:“你说公子为何要将学城建设在潼关呢?”

    张苍回道:“这里距离东出的函谷关最近。”

    当司马欣带着两人进入一处书阁,高耸的书阁像是一座塔,推门而入,入眼的是一个个的学子在此读书,书架高处的书也需要梯子才能取得。

    司马欣向两人介绍道:“这里都是印刷的纸书,从敬业县的作坊送来……”

    “君丞,大荔县的县令来了。”

    见一个小吏来报,司马欣的话语声停下。

    程邈先是看了看身侧还在这里瞻望的张苍,又对司马欣道:“我们自己看看就好,郡丞且先去应付。”

    司马欣一脸歉意地笑了笑,急匆匆离开去忙公事了。

    张苍与程邈走出书阁,刚走出来还回头看了一眼。

    在黄河边还有一间小屋,这是当初公子扶苏在修建潼关时建设的屋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