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丞相府的禁私学令(2 / 4)

加入书签

去了。

    而公子送来的那些数术问题一次比一次难,要知道数术本是张苍的一种爱好,他虽知自己数术了得,那也看与谁比。

    跟寻常人相比,他张苍自然是数术了得。

    可面对一个天赋异禀,学什么都快得离奇的公子扶苏,张苍实在是心力交瘁,而且公子送来的问题,着实是费茶,太费茶了。

    张苍坐在屋内,缓缓饮下一口茶,而后长出一口气。

    司马欣坐在床边,感受着外面吹来的冷风道:“听说公子这一次又要修渠了。”

    老迈伏生卧在温暖的炉子边,一手拿着一卷书正看着,他十分喜看公子扶苏建设国家的高论,但他从来不会参与讨论,只会安静地看着。

    叔孙通是一个很聪明的老人家,也十分善于打探消息。

    章邯离开之后,叔孙通在这里好不快活,与张苍共事,真是这世上最好的安排。

    张苍其人行事规矩少,而且其人能力强,又有些懒散。

    光是这一点,就让叔孙通十分舒坦,不像那章邯不善言辞,又不善交友。

    章邯是郡守的时候,叔孙通往往为各县的事忙得团团转,但张苍不会,对张苍来说这些小事,他三言两句就将各县的县令摆平了,包括北边的内史郡,也对张苍十分服气。

    司马欣说完一句话,叔孙通就看向了张苍。

    谁知张苍就自顾自地喝着茶,摆出了一副,你们聊你们的,关他什么事情的态度。

    是啊,公子又要修渠了,只要公子没说让张苍参与,那就与张苍无关。

    在座的,其实都是个中高人。

    看遍群书的伏生老先生,还有辛胜老将军,唯独司马欣是最普通的一个,在这些高人中他普通的都有些不像话了。

    见许久没有人接话,叔孙通就道:“是在沛水修渠。”

    司马欣颔首。

    叔孙通与司马欣说着一些“凡人”应该说的事。

    大家都是从渭南最困难的时节,一路走来的老人,自然要团结且互相帮助,说不定将来还能一起为臣。

    叔孙通自然而然要维护这个团体的和谐的,他司马欣虽然很一般,也没什么才能。

    但一群人中,总需要有个踏实办事的。

    再者说爱吃豆腐的人家,都会有一头能拉磨的驴,不是吗?

    叔孙通笑呵呵地又给司马欣倒上茶水。

    此刻的屋外传来了热闹的话语声,辛胜终于站起身,打开门问了一句话,他对屋内安静的众人道:“戍边的孩子们回来了。”

    言罢,辛胜就走出了屋子,给众人关上了门。

    这是渭南郡第一批在长城戍边兵役回来的孩子。

    稂又一次见到了爹娘,他还带来了一卷文书,文书上写着他的军功,斩首多少,以及几次冲阵。

    这些军功足够他得到几百亩地,养活很大的一家人了,因他甚至被蒙恬提拔到了百长。

    辛胜看着这个小伙子,笑呵呵道:“好呀!回来了就好,哈哈!”

    稂整个人精瘦了许多,离开时还是一个半大小子,回来时胡须快遮住嘴了。

    随着他一起回来的应该还有不少半大小子,今天是村子里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