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长城之事(2 / 5)
一个郡有两个郡丞很少见,章邯离开渭南,张苍代为主持渭南建设事宜。
但渭南六县事务繁多,需要有人分担,这个位置是张苍向丞相递交的奏疏,而且是公子扶苏答应的。
司马欣这些年踏踏实实经营着华阴也算是颇有成效。
今天,张苍带着司马欣来到了潼关。
以前的潼关只是一个很小的村县,甚至一部分都是华阴县的所管。
张苍道:“华阴与潼关包括大荔都交给你经营。”
司马欣行礼。
张苍看到司马欣干瘦的骨节,这人还是一如既往的瘦,瘦得都让人不忍直视了。
张苍与他走在渭河边。
在潼关城前有一个集市,这个集市上往来的商客与各县之民众多,这里是除了咸阳桥外,近来最繁华的集市。
公子扶苏的眼光是极好的,一眼就看中了此地的位置,这种位置只要稍加建设,甚至不用人去经营,它自然而然就会繁华起来。
这座城关,是函谷关之后,关中的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走到潼关城前,张苍道:“我回商颜山了,余下的事就交给你了。”
司马欣行礼送别。
等张苍走远,司马欣独自站在潼关城前,这座城池的城墙很高,走入城内能够见到宽敞的街道,如今这座城内居住的人并不多,显得有些空。
公子让青臂建设了这里,而此地现在是空白的,往后会怎么样,要如何建设,就可以大展拳脚。
司马欣颔首,他觉得这就是公子扶苏与张苍给了他一个大展拳脚,展现能力的机会。
当天夜里,司马欣就将他那严厉的妻子与两个懂事的孩子接到了潼关城。
潼关城的县府很大,平日里这位严厉又刻薄的妻子,也难得有了笑容。
他司马欣靠着祖上是老秦人,并且是靠着父辈老秦人宗族的关系,得到了一个县吏的位置,一步步至今,人到中年做到了县令。
在咸阳的官吏看来,可能县令一职并不高,但对司马欣这样的人来说。
他能成为一地的县令,已是宗族中的同辈人需要仰着头看的人了。
现在他成了郡丞,而且是关中的郡丞,地位比之以前更高了。
曾经,司马欣很羡慕章邯。
当年王贲让章邯辅佐公子扶苏,改变了章邯的命运。
而现在,他司马欣靠着多年的苦守,也成为了郡丞,因此公子扶苏是一个看功劳来升迁人的,而不是通过喜好。
韩非曾说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国家能否强盛,与法制有关。
一个国家的动乱根源,往往与国君偏私有关。
司马欣认为,公子扶苏曾说韩非是他的老师,的确……公子有一个很好的老师。
这一刻,司马欣同样无比认同韩非的理念。
正值黄河的汛期,又有一车车的书被运入了咸阳城,这些书都被送入了吕不韦的旧宅,而公主阴嫚住进了这座宅邸,并且将此地赐名书阁。
书阁是一个藏书地,有传言说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欲收天下之书,以一统礼教。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