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韩旧地(2 / 4)

加入书签

    说回眼前,敬业县起初并不是县,它不过是商颜山下的一座小村子。

    因此,起初这里是不设县的。

    可敬业渠有了成果之后,事情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敬业县处于敬业渠的入水口,此地掌握着一条河渠的上游,那就必定要设置一个县,也才有了敬业县。

    至今为止,敬业县的人口依旧未满六百户,其主要原因还是以前敬业是自己的三百家仆,至今这里的情况一直没有变过。

    程邈道:“丞相只是提了一句,公子不用在意。”

    扶苏又道:“转告丞相,往后我会给这里的家仆恢复户籍的。”

    程邈领命离开。

    而后扶苏与妻子继续坐在篝火边。

    包子的吃法有很多,扶苏将包子放在火边炙烤,当表皮有些泛黄之后,就可以一片片撕着吃。

    翌日,天刚亮的时候,公子高与公主阴嫚,以及其余的兄弟姐妹,他们齐齐行礼告别了远行的父皇与皇兄。

    队伍再一次启程,扶苏坐在车驾上看着卷宗,皇帝出行有属车共八十一乘,还有运粮车千辆。

    按照扶苏原本的规划,本来也不用运粮车,张苍布置了两月有余,粮草早已不是问题了。

    余下几天,这支庞大的队伍一路过了华阴县,而到潼关县时,始皇帝还看了如今的潼关城。

    潼关城内的建设基本上结束了,如今潼关有民八百一十五户,此地经建设之后开始发挥着它的地理战略价值。

    辛胜与李斯的关系很不一般,传闻当初辛胜与李斯是一起入秦的。

    老人家身上总是有很多故事,譬如说当初有关辛胜的燕赵遗恨,还有当年的燕赵战争。

    以前的种种事迹,都让这位老人家更添沧桑,现在始皇帝终于让这位老人家养老了,免去了军职但保留了禄米,依旧可以享受禄米,是终生的。

    始皇帝命丞相李斯在潼关城下与敬业渠的终点刻石留碑。

    在此地休整了三天之后,队伍这才离开潼关,走出了函谷关,走到了崤函道上。

    队伍走在崤函道上,王贲回头看向在后方的公子扶苏,公子就策马守在棠儿马车边,似乎出了函谷关之后的公子的举动就很谨慎。

    公子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的目光,王贲领会了公子的意思,问向身边的裨将,道:“此地距离三川郡还有多远?”

    “回将军,二十五里地。”

    王贲正色下令道:“查探三川郡各县,是否有铁匠,是否有兵马藏匿。”

    “末将领命。”

    一队骑兵得到了命令,离开了缓慢行进的队伍,一路朝着三川郡而去,在崤函古道上,距离三川郡较近,有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

    扶苏想着,是不是可以在博浪沙见到张良。

    三川郡以前不叫三川郡,那是始皇帝之后给这里取的名字,原来的三川郡其实是韩地。

    韩公子韩非的家乡。

    如今韩地不再有当年的风光了,这里成了秦的一个郡。

    当天夜里,三川郡的一座食肆内,一个壮汉坐在食肆内,正在吃着肉,目光望着食肆外的黑夜。

    有一个村民快步跑来,他道:“沧海君,我们还是没找到子房先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