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枣(3 / 5)

加入书签

bsp;这上面的字迹很显然不是王贲,也不是王翦的,而且语气也不会这样,再看这丝绸的质地十分好,而且语气也不对劲。

    换作是王贲,他会这么做吗?

    他肯定不会,就像是在修咸阳桥时,王贲若是知道公子扶苏在外吃苦,他多半是直接带着酒肉与美女来的。

    上一次修咸阳桥就是如此。

    王家父子向来出手阔绰,也不是只送一些饼与枣。

    想到此处,扶苏有些明白了,这是那位还未成婚的夫人送的?

    田安笑道:“公子,王家的小女,名叫棠儿”

    扶苏现在明白了,诗经中借棠梨喻红枣,也就有了甘棠。甘棠寓意是果实会甘美,希望孩子福泽绵长。

    还是王家的,送饼来还送一些枣,其意思就很明显了。

    这是她在给未来的丈夫打招呼。

    注意到公子的目光,田安心虚低下头。

    田安做得也没错,未来的公子夫人叫什么名,自然有人会去打听,田安作为高泉宫执掌大权的内侍,就算是他不问,也会有人告诉他的。

    扶苏蹙眉道:“我们关中的姑娘,都这么含蓄吗?”

    田安一时语窒,迟疑好了一会儿,道:“以前外面的人都说我们的关中女子彪悍。”

    “嗯。”扶苏也是颔首,在他的印象中关中姑娘也都是爽利且直快的,而且确实也彪悍。

    “蜀中的女子也彪悍。”李由不知何时就坐在炉子边,拿着水壶道。

    满满一车的木柴,倒也够烧了,扶苏吃着枣在木柴堆中翻找了好一会儿,看来没有在木柴中藏东西,又吩咐道:“李由。”

    “末将在。”

    “把木柴收进去。”

    言罢,扶苏带着一包袱的饼,一边吃着枣走入了屋中。

    而后,一边吃着枣一边给王棠儿写着回信。

    扶苏写着自己的事,说着近来要留在这里看着田地,等回咸阳之后再准备婚事。

    相较于棠儿的含蓄,扶苏则直截了当,说明了留在这里的原因,以及忙完这里事的承诺。

    就写在这块丝绸的背面,一块丝绸足够写了。

    扶苏走出屋子的时候,见到田安正在拿着一些肉干喂着驴。

    扶苏递上一节竹筒,吩咐道:“这是我给她的回信,你让人送回去吧。”

    田安丢下手中的肉干,接过竹筒道:“这就找人去安排。”

    忙完这些之后,眼看天色就要入夜了,扶苏就将这些豆苗全部推入了库房中。

    夜里,扶苏依旧在书写着对渭南的规划,除却种麦子与其他谷物粮食,其实也可以试着培育一些作物,譬如说水果,大葱,冬枣,柿子。

    在保证耕地的同时,多种一些其他作物。

    这个时候,当初经常问老秦人如何种地的经验,就能有用武之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渭南的发展远远不止这些。

    屋外,正巧有一队换值下来的甲士路过。

    而这个时候,油灯的火光照应下,公子扶苏执笔正在书写的身影就被灯火映了出来。

    都说公子扶苏勤勉,不论是在咸阳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