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渠与田(2 / 4)

加入书签

皆白的王翦摇头道:“老夫午时才入宫,天刚亮时你就在廷议了,你比老夫更辛苦。”

    去年回来至今,老将军老得很快,到了今年深秋,他已到了需要拐杖走路的地步,就连须发也都花白了。

    王翦拄着拐杖,一步一停,又道:“呵呵,公子比去年更高了。”

    李斯微微颔首。

    王翦停下脚步询问道:“修河渠的事,也是你教的?”

    李斯低头道:“说来惭愧,斯从未教过公子这些。”

    “那是张苍教的?”

    “斯与张苍一起拜在荀子门下,不曾听老师教过张苍这些。”

    走出宫门,王翦身形稍停,双手背负,原本显得佝偻的身体忽然挺直了腰背,拐杖拿在手中也不拄地,反问道:“那是谁教的?”

    老将军的语气都重了一些,与先前的老迈形象判若两人。

    李斯回道:“公子自结识张苍之前就在修渠了。”

    王翦微微颔首,脚步稳健地走入车驾中也没再理会李斯,就让车夫驾马回频阳。

    李斯站在宫门前,躬身行礼送别老将军。

    这老将军在陛下面前一副老态,在外面其实还挺精神的,这身体很好。

    章台宫后殿,扶苏留在了这里用饭。

    始皇帝与公子扶苏吃的正是面条,而且这面条还是田安亲自扯出来的,面条很宽。

    此刻殿外,田安身边的三个泥炉正在烧着,锅中的水也正在沸着,他手中的面一扯再扯,面条就出现。

    殿前的侍卫虽站得笔直,目光时不时看向这位老内侍,那双扯着面的双手很是熟练。

    一碗面吃罢,一箱箱竹简都搬了进来,眼看父皇就要处置国事了,扶苏起身就要走。

    “昨夜你批阅的文书,朕都看过了。”

    扶苏回过神,又将碗筷放下了,心说是哪里写得不对了,还是闯祸了?

    嬴政瞧了眼这个儿子,又沉声道:“坐下,与朕看看这些文书,你也可以批复。”

    扶苏神色了然,将手中的碗筷放在木盆上,让人端出了殿外。

    在殿内,几个内侍与宫女诧异的目光下,这位公子非常自然地在殿内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而后从一旁的箱子中拿出一卷文书看着。

    当陛下也拿起一旁的文书批阅起来,殿内便安静了起来。

    只有偶尔能够听到殿外的风声,时而还有风吹入殿内。

    看到公子扶苏已接连批阅了好几道文书,陛下只是偶尔看了几道。

    之后,公子批阅的文书就直接送了出去,陛下都不再过问。

    而且公子批阅文书的速度,比陛下更快,平日里陛下需要五六个时辰批阅完的卷宗与文书,公子只用了三个时辰。

    此刻,殿内的情形看起来颇有一种上阵父子兵的感觉。

    对扶苏来说,其实这就是一种做题的过程,了解大秦的过往,了解这个国家的形势,并且做出一个简易的回答。

    扶苏又看了一卷文书,看到是说起敬业县的敬业渠,书中还说了当年郑国渠就要修建完成时,秦国从六国流民之中吸收了近十五万人,而后始皇帝下旨只要能迁入关中的民户,免除其两年赋税。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